2016-09-22 12:1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记台一医妇产科主任、副院长朱丹阳 雨过天晴,早晨的天空一碧如洗,记者见到了台一医妇产科主任、副院长朱丹阳医生。 他是台州市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第一人,他率先将微创手术用于切除恶性肿瘤,开展的全盆底重建技术位于省内同行前列,腔镜下盆底重建开创了浙江省的先例。 从医31年,他勤奋敬业,开拓创新,深藏功名,默默奉献。 他以精湛的技术救治了无数患者,以高尚的医德赢得患者拥戴,被患者称为“女性健康的守护神”。 潜心学术一个深藏“匠人精神”的妙手名医 “没想到一个下级医院的医生竟然能做这项手术,而且完成得这么出色,太不可思议了!”2009年10月的一次全省妇产科会议上,在观摩了朱丹阳“腔镜下盆底重建”的手术演示后,浙江省妇保院一位留学博士发出如此感叹。 早在1997年,朱丹阳就率先在全市开始探索和发展腹腔镜技术,并在2002年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腔镜下完成高难度的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据悉,此项技术是省内最先开展的。2007年,朱丹阳率先开展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如压力性尿失禁、子宫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的诊治,全盆重建术走在全省这一领域的前列。在朱丹阳身上荣誉和光环无数。他是我区第五届拔尖人才,他是区科技新秀、台州市劳动模范,有两项设计获国家专利…… 从医31年,朱丹阳经历过无数台手术,救治无数患者。“朱丹阳啊,是台一医妇产科的‘金字招牌’,名气很大。”说起采访朱丹阳,在单位诸多女同事中掀起一场小轰动。 朱丹阳以精湛的技术闻名黄城,更有周边地区的患者慕名而来。“有个温岭的患者,子宫内有40个子宫肌瘤,此类情况下保子宫非常难,但是患者执意要保子宫。”朱丹阳说,“普通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手术,大概需两小时,这场手术时间花了六个小时。”为了直观地向记者介绍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手术的具体情况,朱丹阳还打开一段手术的视频。“这块是子宫肌瘤,边上是血管。”只见瘤子和血管、尿道紧密相连,手术剪不停地实施分离,过程要求绝对精准,不容许丝毫偏差。 “活到老,学到老。”朱医生的日历本上,一个个四方格里记录着一场场会议名称和地点,“基本上每周都有学术研讨会。”朱丹阳告诉记者。记者两次约采访,朱医生两次都在杭州开研讨会。学无止境,朱丹阳热衷于妇产科领域最新、最先进技术的培训和学术交流,只要有机会,他都积极争取和参与。“勇敢于开拓创新”是他的座右铭。“开研讨会不是喝喝茶、聊聊天,有些会比做手术还复杂。学术的交流的乐趣在于能让人受到启发。”朱丹阳忙并快乐着。 “作为医生就是要拿技术说话。”朱丹阳说道。他也是一直这样做的,以技术服人是朱丹阳坚持不变的信条。 分秒必争一个跟时间赛跑的“竞技人” 奥运场上,一秒之差就会与荣誉擦身而过。手术台上,一秒之差错过的将是生的希望。手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生扮演的是和死神对抗的角色,他们要争分夺秒的和死神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抢人战。 “抢救时一分一秒都十分宝贵。”朱丹阳说,“前段时间,我院成功救回一名羊水栓塞的产妇,这是产科学上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不可预、不可防,而且产妇的死亡率非常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及时发现,为患者争取时间。”所以朱丹阳经常把“快”挂在嘴边。“快”“再快点”“时间就是生命”。 2014年,台一医救治过一名情况更危重的产妇,她被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死胎。这场手术台一医全院齐动,朱丹阳为现场指挥和总调度。这场“救命战”的成功让浙江省人民医院ICU主任孙仁华教授称为“奇迹”。抢救过程中产妇曾2次心跳停止,8天输血近一万毫升。 “血再快点、冷沉淀、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手术过程中朱丹阳一直重复着,“只要病人有一口气,我们抢救就要坚持到底,继续输血、补液、补充凝血因子……” 作为医生,朱丹阳和同行们一样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有一回夜里,大雨磅礴,三门医院一位产妇病危请求救援,急救中心把电话拨到了他这里,他一面报告院长,一面亲自驾车前去,院长让他等一会儿待联系上出诊司机一起走。“当时情况紧急,能节约一秒就节约一秒。”朱丹阳说。紧张的空气中,秒针走动发出的机械声一声一声“砸”在朱丹阳的心里。见医院派车迟迟不来,在十分钟的漫长等待后,他不顾阻挠,亲自飙车冲向三门医院。暴雨天里,八十公里的路程,只用时一个小时。经过抢救,该名大出血孕妇转危为安。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对于朱丹阳来说,救死扶伤是最基本的事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我在心中举起爱之灯,它的光明落在你的身上,我却被抛在阴影背后。”朱丹阳心甘情愿地做这光明后面的举灯之人。 仁心仁术一个心系患者的妇女“守护神”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和女性健康息息相关。台一医的妇产科组建于1942年,是台州市重点扶持学科,台州市妇科腔镜中心,台州市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台州市宫颈疾病筛查中心,台州市妇产科唯一指定的浙江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台州市唯一一家妇科内分泌培训基地。 1985年朱丹阳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呆在妇产科。当被问道为什么会在那么多科室中选择“妇产科”时。朱丹阳笑着说,“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毕业那年正好妇产科缺人就去了妇产科。” “妇女承担着孕育新一代的重要使命,却面临着许多疾病的危害。所以我更意识到关爱妇女健康的重要性。”朱丹阳说。31载春秋,朱丹阳作为一个大男人看到女性的脆弱和伟大。 心系患者,朱丹阳不断学习最新型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盆底病的发病率在逐步提高。2006年,朱丹阳参加北京协和医院盆底器官重建技术的正规培训。目前,台一医妇产科已经具备一支技术成熟的医疗队伍,擅长于腔镜盆底重建技术。“人的盆腔就像车子的底盘一样,内部结缔组织像韧带一样围绕阴道壁形成有力的‘包膜’结构,将阴道和子宫固定在骨盆中。年龄大的妇女由于生育、衰老等各种原因,盆腔盆底肌肉力量减弱、结缔组织松弛,盆腔内部器官或构造就会离开其原来的位置下移,便发生脱垂现象。”朱丹阳解释:“长期未经医治的中重度子宫阴道脱垂患者易发生脱垂恶化、生殖器官出血和恶化、尿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出现这些病症的患者往往不愿让人知道,久而久之会出现交际障碍,甚至抑郁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