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0 09:5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技能层面,也就是我们第三个层面,技能测试是相对比较低的,本身在公民素养的技能方面的知识测试在全球就是一个难点,因为它更多属于缄默知识,就是很难完整正确表达的显性知识,我们需要跟调查对象长期在一起观察到的。为了测试这样的知识,我们采取了图片题进行测试,或者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所以测试率是有限的。我们能参考到的所有科学文献当中关于这方面都是有一定的难度。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相应的内容,也有一些人对它有一定的了解,有些人可能不是非常熟悉,如运动养生等等,有一部分人熟悉,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太熟悉。这个调查结果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因为这些手段对于公民来说相对比较好掌握,而且使用起来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特殊的器械,也很安全,可以对他进行科学规范的推广和普及。这都是我们在接下来进一步完善工作需要努力的重点。谢谢你的提问。 2016-03-3115:45:11 李英华: 补充一下,刚才有记者问到为什么中医药科普普及率那么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什么那么低。一方面,中医药科技普及率达到84%,这恰恰说明我们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理论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具有深厚的工作基础,这也是未来开展群众普及工作一个很好的优势。为什么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比较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医很多知识的表达来源于古文,甚至里面还有一些生僻的字,大家认识这个东西、理解这个东西,念这个东西都很难,所以在传播上,或者人民群众学习接受存在一定较困难。第二,中医药理论的博大精深,比如气血阴阳、脏腑经络、辩证论治等。中医有自己的一套诊断、治疗、预防的理论和成熟的治疗方法,本身就博大精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一个症状,可能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具有完全不同的致病原因,这样的话更增加中医知识在宣传普及过程中的难度。也启发我们将来在开展群众健康知识传播时,怎么把中医比较晦涩难懂的语言通俗化,用现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传播,另外把一些疾病的名称和现在疾病的名称相对应,这样老百姓能把理论和常见病、多发病联系起来,增加兴趣,增加传播的实效性,这是比较重要的。 2016-03-3115:46:29 赵明: 我们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跟媒体朋友做了很好的互动,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整体水平、以及中医药知识普及率情况跟大家做了交流。“十三五”期间我们在会按照这次调查结果确定目标。也非常希望媒体朋友能够多宣传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内容,借用媒体这个平台,把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推向社会和大众。 再次感谢媒体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也感谢各位专家。祝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身体健康,多多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6-03-3115:50:31 [责任编辑:董金玲 ]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