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2 12:1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中医养生:常见的几大误区你还要错误多久? 2016-06-17 17:54 来源:青岛育仁医院 原标题:中医养生:常见的几大误区你还要错误多久? 好消息 6月25—26日上午,北京名医齐来增教授坐诊育仁堂医馆,每天上午限号16位,敬请预约! 预约电话:13687623990 挂 号 费:300元/人,复诊150元/人(北京同仁堂、孔医堂挂号费均在300—500元,国际医疗中心挂号费1600元) 齐教授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男科等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脾胃病、慢性肾病、前列腺病、性功能障碍、不育不孕症、月经不调及各种疑难杂症。 对于中医,很多年轻人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中药疗效慢、中医只用于治疗慢性病或者不治之症。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一些误区,中医是五千年的祖国文化的沉淀,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使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误区一: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 如中药、针灸、推拿、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 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非常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 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 中医除了吃中草药,还有针灸、艾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且疗效甚佳。 殊不知我们熟知的那些中医大家,古代如:扁鹊、华佗、孙思邈等,现代的邓铁涛、刘力红、徐文兵等。 都是首推不用药的推拿、针灸、导引这些外治法的,‘是药三分毒’,是没有中西之分的。 误区二:中药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药疗效慢。其实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 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 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 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 又例如手法矫正各部关节的错位以及软组织扭挫伤可谓‘手到病除’等等。 误区三:西医治疗不好的才去找中医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做是“救命稻草”,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 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 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即显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 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 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把人当成人,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 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中医养生和年轻人没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养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