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2 12:0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的膳食原则。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来源的生物多样性,以谷类食物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豆类及其制品;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要适量。今天邀请到中医世家马奎胜老师具体讲解。 01/概念篇 药膳:发源于中国,把传统的饮食和中医的食疗文化相结合,同时融入了了中医学、烹饪学、营养学,把药材和食材相搭配成的美食佳肴,药物作为食物,食物助药物的威力,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营养价值又可以防病治病,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同时获得健康。 中医学: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食疗: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获得健康的方法。 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的理论。阴阳就是自然界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例如天与地、男与女、冷与热。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讲究的整体的观念,“辩证论治” “四诊八纲”。 药膳食疗:日常我们吃的食物当中添加了中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西瓜、香蕉、蜂蜜都能通便。 02/药膳食疗与营养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提到药膳食疗的是《黄帝内经》,其中有云“饮食有节” 俗语讲:“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也就是说小孩子,不要撑着。因为吃多了他会消化不良,会发烧会引起肠胃功能的紊乱。因为小孩子是至阳至阴的体质,脏腑比较娇嫩,所以不要吃撑了。即使是我们大人,吃多了也会消化不良的。 营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学科,形成时间大约二百年左右,主要研究食物营养素和食物搭配对人身体健康的关系,同时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食物在人身体的分布、代谢等过程。 综上我们可知,我们的中医是营养学的鼻祖,营养学来源于我们的中医瑰宝,之所以现在营养学大行其道,是因为国家层面的重视,而我们要明白其实营养学的根基就是我们的中医。 无论营养还是药膳,我们讲究的原则是“饮和食德”,即吃喝之后要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享受到先人的德泽。简单说,饮要和谐,食应道德。当然还有“节制”。 当然两者之间是相互交融、并且可以相互借鉴的。营养学主要学习药膳的的理念,而药膳主要学习营养学的技术。 但是两者有时都会忽略搭配,太重视单味食材的重要性。药膳中有时过分强调名贵食材的重要性,例如灵芝、冬虫夏草等。而营养学中过分强调某些动植物的名贵性,例如甲鱼。 关于搭配的理念,两者都有其自己观点且不谋而合。 《黄帝内经》中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而营养学中认为水果中含有维生素,蔬菜中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肉类中含有蛋白质,可见与《黄帝内经》中一致。 03/药膳食疗与传统中医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药食同源 中医治疗中有药物、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火疗。而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质。 同样的,我们的饮食也有植物、动物、矿物质。 所以两者间是药食同源,能治疗疾病的就是药物,强身健体的就是食物,而有的是两者功能兼有。 例如山楂帮助消化,蜂蜜可以润肠通便。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在于量,中药过量了之后会引起副作用,用少了会起不到作用,所以中医有君臣佐使的分别。 而食物是每天都在食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所以食物更为根本。 04/药膳与食疗之间的关系 1)两者都是在中医理论、中医药学和烹饪学下进行的。 2)食疗范围较广,药膳是食疗中一部分,所以食疗未必是药膳,但是药膳一定是食疗。 3)两者目的一致:养生保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05/药膳食疗与日常饮食之间的关系 1)食物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合理的营养的作用不言而喻,合理的膳食为了摄取均衡的营养素,营养素包含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水、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 2)药膳有别于日常的饮食,是根据人的体质来搭配的。人的体质共分九型,分别为: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根据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药膳搭配。 3)根据季节养生,例如春天万物复苏,以养肝木,调理肝脏的疾病为主,例如用五味子泡水。夏天分为初夏为补心,清补,防止心火过热,宜食红色微苦的食物,长夏为淡补,主要是补脾脏,例如多喝绿豆汤。秋天平补肺脏,主要吃白萝卜、莲子,防止咳喘。冬季温补肾、吃黑色微咸的食物,例如狗肉、羊肉火锅等。 4)根据病情食补,例如冬季大都是风寒感冒,不用打针输液、喝姜糖水就能很好的改善症状。而咳嗽用鸭梨蒸熟后放上冰糖就能缓解。 5)注意饮食的禁忌,市面上大约有中药4000种。药膳500种,其中安全的有60多种,包括人参、山药、枸杞、黄芪、鹿茸等不要盲目食用。尤其是病人、孕妇、小儿、老人更不能乱吃。 06/药膳食疗的具体原则 1)因症用膳,在辩证的基础上选材,阴虚的病人要用枸杞子、百合等食物,从而相得益彰,否则适得其反。 2)因时而异,从夏季到冬季是一个阴长阳消的过程,从冬季到夏季是一个阳长阴消的过程。同时子午流注理论告诉我们日常每个时辰需要做的活动,例如早晨五到七点需要排便。 3)因人用膳,各种体质的人用不同的膳食,例如儿童以清淡为主,老人以补为主,孕妇不用活血化瘀的食物。 4)因地而异,地处寒冷的人群食用热性的食物,地处的潮湿人群食用温补的食物 关于药膳的前世今生就讲到这里,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本节公益主讲老师介绍: 免责声明:本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本文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