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17:3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方面压力的聚集,现在很多人都出于亚健康状态,所有,目前养生并不是中老年人才考虑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在沉思的时候,身心平和,不仅能集中精力思考,而且在一种条理化的思考中,还能进入一种深思熟虑之境。但如果久思久静的话,则必致气之留而不行,血淤气结,也就到了我们所说的过思致病的境地了。 思,在一般意义上理解,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维是一朵花,在思维的创造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境遇。从思的本义和养生的角度来看,“思则气结”,细辨之,有因学而思,因业而思,此二者若非过思,于身无害。有兴趣所向而思,犹如娱乐,可裨益身心;若因忧而思,或有妄思,那么,思就成为了养生的大忌了。所以, 《黄帝内经》在《素问篇》就说: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沉思的时候,身心平和,不仅能集中精力思考,而且在一种条理化的思考中,还能进入一种深思熟虑之境。但如果久思久静的话,则必致气之留而不行,血淤气结,也就到了我们所说的过思致病的境地了。 那么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思虑过度会怎么样呢?精神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所难免,对于精神活动而言,一个更为重要的就是思维更加紊乱了,导致的一些明显的表现就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对于身体脏器的影响而言,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 养生讲究静心,非过思。世事变化无常,谁都会有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候,比如人们在提到家务事的时候,也会说“清官难断家务案”。因此,在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中医养生讲究,最好就是不要硬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可能导致气结,而致病生。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才是最好的“解”。 中医养生平台持有人80多岁的潘汉勋先生算得上一位养生达人,中医养生平台期待您的关注,共讨养生理论!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华夏经纬网无关。华夏经纬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