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3 09:2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肝火”,是个中医名词。中医认为,人的五脏都由阴和阳两大部分构成。正常情况下,肝的阳气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由于肝的生理特性是肝阴易亏,肝阳(火)易亢,因此“肝火旺”就成为常见的一个症候类型。 由于人的性格养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只有在比较长的某段时期出现急躁情绪,并伴有其它肝火症状和体征的,才能诊断为肝火旺。肝火旺的人不仅容易动怒,还伴有头晕、面红、目赤、口苦等症状。 夏秋换季,很多人的情绪会出现变化,一些女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动不动就动怒、发脾气。当然,这与其性格有关系,但是这样的人也可能是有“肝火”。 肝火旺,危害不小。中医认为,肝为藏血之脏,具有疏通人体气机,调节血液运行的功能。人体各组织的正常活动,均依赖于气血调和。肝属于刚强、躁急的脏器,其情绪表现主要为怒,所以善怒主要与肝旺有关。而过度的情绪反应如暴怒或长期郁怒,会损伤脏腑气机而引发疾病。怒伤肝的表现多见胸胁胀痛或窜痛、胸闷、胃纳不佳、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应对“肝火”旺,解铃还须系铃人。对很多女性来说,应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凡事能从积极的一面来看,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应善于通过与闺蜜、亲友交流等方式倾述、转移注意力。很多人因为睡眠不好,更会“搂不住火”,因此应格外注重睡眠质量,应养成早睡的习惯,不要把工作和烦心事带到床上。适当运动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调适身心,舒缓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