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23:4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走规范化与标准化之路
“每月都会遇到因拔火罐操作不当,烫伤、起泡的患者。”济南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吕颖霞很是无奈。“拔罐更偏重于实证,虚证需要把握患者的体质气血,勿伤正气,勿伤分肉。”她谈到,中医养生首先要遵循中医规律,但由于拔罐、刮痧等传统技艺操作门槛较低,已出现过度开发与使用的趋势。 除了拔罐,中药养生也成为不少人追捧的对象。在千佛山南路一家药店,47岁的刘女士一次购买了3瓶三七粉,每瓶100克,价值594元。“电视上说,三七不仅能预防脑血栓,和牛奶一起喝还能祛斑呢。”对三七粉的效果刘女士深信不疑。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发布消息,刮痧器具、医用抽气式火罐等有望在明年出台国际标准。“标准的出台不仅能让中医养生技艺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保障包括器械在内的中医药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高品质。”吕颖霞谈到。 吕颖霞认为,中医养生的最大问题还是监管。她谈到,由于拔罐、刮痧属于中医传统技艺,国家虽于2012年出台了相关标准,但规范不够细化,再加上操作门槛较低,规范化监管成了最大难题。 [编辑: 张珍珍] “体质辨别不清,即使仙草也不灵。”如今石斛被冠以九大仙草之首被炒作起来,而司国民提醒,石斛虽然滋阴效果好,但性凉,并不适合胃寒的人吃。 “不少中药的功能被夸大了。”司国民说。以三七粉为例,如若体内没有淤血,盲目喝三七作用并不明显。三七性温,若服用者本就口干舌燥、失眠多梦,体内火气旺盛,饮用三七,反而会使内热更盛。 近日,有媒体报道济南市槐荫区一位市民因在养生会所拔火罐不当,造成腿部肌肉坏死,面临手术。而在团购网站上输入“拔罐”,省城济南就有上百家美容会所、理疗中心提供该项服务,价格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 治疗中医养生市场“虚火过旺”,首先要“养阴清热”,还原中医本色,给养生市场降降温。 “体质辨识是中医养生的特色,但个性化并不意味着没标准。”司国民说,规范化与标准化依然是中医养生发展的趋势。 在司国民看来,中医药治疗、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标准和管理都还不够规范。“西药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之分,中药虽有类似的分类标准但执行不足。”司国民说道,“目前有101种中药被纳入药食同源的序列,这些中药就像西医非处方药,按需购买。而对于其他中药,则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偏性,严格审方环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中医养生市场“虚火过旺” “理气疏郁”是为中医养生市场虚火降温的另一良方。 体质辨识不清,仙草也不灵
“不治已病,治未病”,以调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为主的中医养生概念渐渐火了起来。而在追捧之下,中医养生依然存在诸多乱象。有专家提出,中医养生市场目前“虚火过旺”,亟须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