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食补”切记因人而异

2018-08-06 23:4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中医养生“食补”切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中医食补,健康饮食
6块钱麻辣烫13次 嵩县田三红 让半球 绝版兽交 武藤兰道 邓棉棉 西西人艺体鲍图片大胆 天佑和阿哲怎么了 公主帮vs王子团

    【慧聪食品工业网】近日,栏目特约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以及治未病中心团队,与“每日一膳”粉丝们举办了一场见面会,杨志敏教授现场为大家讲授中医食补的养生知识。杨志敏指出,岭南地区多湿多热,广东人普遍脾胃虚弱,易上火却又易腹泻,膳食养生要注重养护脾胃。

    中医讲究“不时不食”

    中医历来讲究食补,通过食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通过补养虚衰,达到卸病延年、养生益寿的目的。一部《黄帝内经》不仅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同时也开创了药膳的理论体系。

    杨志敏教授介绍,中医膳食养生有几个原则,一是药食同源。《神农本草经》里发现360多种药物,其中120多种药物可无毒久服,作为食品常用。日常生活中,食物与药物同为一物比比皆是,如冬瓜皮在中药里有利水作用,有水肿的时候,可以用冬瓜皮、茯苓皮、姜皮一起煲水服用祛湿利水肿;荔枝上火,但荔枝核可以理气散热,鲍鱼美味,鲍鱼壳为石决明,可平肝熄风。

    中医膳食养生还讲究“不时不食”,讲究的是食物要符合时令节气规律,此时养分才最足。

    有俗语说,“小满河歪(蚌)瘦蹩子,夏至鲫鱼空壳子,端午螃蟹虚架子”、“五月萝卜空心菜,六月韭菜老驴草”,说的都是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宜食用,这是因为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肉质会有不同。

    广东人“上热下寒”偏多

    “以偏纠偏”是中医食补的一大特色。杨志敏教授介绍,食物之所以能养生治病,是由它们自身具有一定的性能所决定的。这些性能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对食物的认识积累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它与阴阳、脏腑、经络、治疗等中医基础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就像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病,一定要用不同的药,食补也要看个人体质,因人而异。“例如,很多人知道芹菜适合热底的人食用,但很多高血压的人吃芹菜却吃出头晕。还有人认为,高血压的人不能吃人参。但如果是气虚气弱的人,吃人参则非常适合。”

    杨志敏指出,岭南地区四季不分明,冬季时间太短,对于人体来说,冬藏不够,所以很多人是因虚而湿、因虚而热。总体来说,南方人体质的特点是脾胃虚,而且是上盛下虚。“很多人觉得自己容易上火,但摸下自己的腹部,其实是很冷的。这些人会脚冷,一吃冷的东西就腹泻,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或者叫做外热内寒。”杨志敏指出,广东人普遍面色偏黄,肌肉也不如北方人壮实,跟这种体质特点有关。因此冬藏之际,养生要以养护脾胃、补脾补肾为主。

    杨志敏教授指出,在秋冬这个季节,不适合吃升发的食物,而适合多食用一些敛收的食物。吃完饭后,最好不要喝冷饮、吃太冷的水果,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小孩千万不要喝冷饮,夏天喝冷饮多,到秋天时就容易腹泻。”总之,饮食养生,要遵循“宁少勿多、宁饥勿饱、宁慢勿快、宁热勿冷、宁粗勿细、宁软勿硬,有粗有细、不咸不腻,三四五顿,七八分饱”的原则。

责任编辑:张岚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西红柿食疗 8大用处你不可不知
    • 吃鸡蛋4大误区 避开才能更营养
    • 鸡蛋5大错误吃法 你不可不知!
    • 饮茶养生养颜 特殊时期需慎饮
    • 生活中吃橘子最常见的两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