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 12:2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尽管中医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来关于中医药的种种争议不断,打压也一直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实际上,中医药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几千年来中医药对整个人类的繁衍和健康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中医药现阶段也确实需要改革,需要进步。所以,中医药法是必须要有的,否则会影响现代中医药的发展。” 就正在审议的中医药法草案,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江苏康缘集团董事长肖伟近日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采访。 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关键 “立这部法,关键是要解决如何提高中医药质量的问题,这就离不开标准化体系建设。应该说,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已经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阻碍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在肖伟看来,中医药现在缺乏标准化建设,这是目前中医药面临的为糟糕的问题。 “中医的诊疗和治疗手段必须要有国家法定标准,中药也要有国家法定标准。我们现在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做得还很不好。如果想把中医药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就必须把标准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否则中医药是不会进步的。” “中医药标准的缺失,带来的大弊端之一就是影响中医药走向国际,外国对中医会产生不信任。中医药国际化,首先是标准要国际化,这样才能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同,才能让我们的中医药走向国际。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中医的针灸可以走向国际?因为我们中医有经络标准,外国人也可以根据穴位进行针灸。中医是否能继续传承下去,标准很重要,没有标准,子孙后代就会搞不清楚。”肖伟说。 肖伟告诉记者,与西医的标准都很精确不同,中医药的标准相对复杂,按照类别有各自的体系标准,是一类人一个方子。在同一类别之下,即便是同样的一副中药,煎煮的时间和方式不一样,后的效果也会不一样。此外,不同的大夫开出来的剂量和分量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基于此,目前来看,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出台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标准体系建设中,国家层面的重视是关键的。我认为现在草案只在总则中进行规定,还是太笼统了。”肖伟建议,在中医药法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章节,围绕中医药体系标准进行规定。 不能让中医毁于中药材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一些中药吃了之后,不如以前有效果了。因此,中医药现在广受质疑。曾有业内的老中医坦言,中药药效确实大不如前,问题就是出在了中药材上。方子还是那个方子,但是药材不行了,药效自然就大打折扣,也因此有了“中医将毁于中药”的说法。 药材好,药才好。显然,对中药,不光要重视生产工艺技术控制和质量标准,还要延伸到中药的源头——中药材。由于产地不同,中药材的成分含量也不同。比如,世界上好品质的银杏是产在江苏邳州,那里的银杏药材成分含量比较高,而其他地方的银杏同样的成分含量就比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