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12:0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其实有关这个十五年发展纲要在业界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所以现在出台这样一个重大政策业界并不会感到十分意外,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中药企业都会从中受益,哪些企业受益会有很强的选择性。”长期从事中医药产业研究的高特佳投资集团合伙人王曙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布局慢病、老年病、妇科、儿科、免疫系统的中医药企业将会直接受益。 中西医之间政府投入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逐年下降;政府对中医医院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和人均水平都远低于综合医院,同地区、同级别中医医院的人均人员经费水平远低于综合医院。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长期投入不足,中医医院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善,许多中医医院收不抵支。
继2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部署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后,又一有关中医药推进的重大政策得到落地。 布局于全产业链的企业:包括从药材资源、提取原料、制剂、终端市场、远程医疗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将会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根据纲要,此次规划出台的背景源于目前我国“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的现象”。因此将会从人才培养、产业集中度整合、药材产业重塑、法律体制健全以及国际性推广几个方面来着力推进。 2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个国家级的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产业再次站上风口。 201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将“着力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列为主要任务,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将驶上快车道。国务院新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要求。但是,中医药服务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制约着传统中医药服务的发展。 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医药服务投入机制的提案 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 在王曙光看来,以下三类企业将会切实受益于此次颁布的中医药十五年规划纲要: 一、政府对中医药投入偏少 纲要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此外,纲要还提出我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也将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主要问题 临床使用价值是考核优质企业的核心。 此次对临床服务标准提出了要求:到2020年,将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并且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能够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这意味着,真正具有临床实力、有相当规模的,且主要品种具有明显临床意义的企业将会迎来长期的政策利好。 根据此次规划,国家未来将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在治未病、防治防病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要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要发挥核心作用。此外,原则上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将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