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来临

2016-10-24 12:1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东方网-东方新闻-中国新闻-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来临-霜降 梵塔 伤津 秋燥 贴秋膘
王术君去向 王小可koko 网游之蜀山天极 网游之天地传说 网游之中华道士 网游之逍遥神帝 魏如久 温玲益 文安警方报道 问道刷钱器

  霜降时节,这样养生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为防止秋燥,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类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制品等。

  秋燥时节,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过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

  北方 登高

  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表现了人们朴素的吉祥观念。

  浙江中北部和西部、上海、福建东部沿海、广东西南部、四川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浙江东北部沿海、上海、四川东北部局部有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新疆西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渤海、东海北部将有7~8级、阵风9~10级大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江苏东部沿海有4~6级风。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霜降习俗

  吃柿子

  豺祭兽: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杀兽陈列,古人说是“祭秋金”,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滋阴润肺宜“平补”

  一防秋燥: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草木黄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今天早上7点46分,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来临。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 著)

  霜降时节,防雨保温

  蛰虫咸俯:“咸”是皆,“俯”是低头,是卧而不食,就是冬眠。

  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开始泛黄。“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到了这个时节,应注意添衣防寒。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秋将去,冬将至,你感受到了吗?

  在闽南一带、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饮食锻炼两相宜

  今年霜降,除了冷空气来袭,一些地区将迎来降水、大风天气,部分地区还有降雪。周末外出游玩、登高赏景,要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防雨、防寒的措施。

  广东 送芋鬼


  广西 吃牛肉

  “霜降三防”要做好

    原标题:今日霜降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