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颁奖 路志正等人获奖

2019-02-27 12:0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2月24日,首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今庸、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德新、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学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
图片猜成语 图穷匕现 徒劳无功的近义词 兔 成语 兔的成语 兔女郎锐雯酒吧打工 兔死狐悲的故事

 

  2月24日,首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今庸、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德新、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学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路志正荣获“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

  青海藏医药研究院多杰(藏族)、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中秋、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荣获“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青年奖”。

荣获“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青年奖”

  该奖项由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设立,旨在鼓励弘扬中医药传统、发展中医药理论、钻研中医药典籍、创立中医药特色技法、传授中医药知识技能的优秀中医药研究人员。

  相关报道:山西两个中医传承工作室通过国家验收

  日前,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山西有两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分别为:山西门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晋中市王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山西门氏杂病流派是以我省已故医家门纯德先生的学术经验为渊源,经过三代人近半个世纪的传承,发展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目前,累计嫡传人近50人,影响千余人,形成了一个以博士、硕士学历为主体,临床、教学、科研并重的传承人团队。

  晋中市王氏妇科流派始于宋代,传承29代,历时870余载,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全国十大中医妇科流派中唯一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

  自2013年确定为建设项目单位后,经过三年建设周期,这两个工作室在挖掘传承弘扬推广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方药、提升中医临床疗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较好地促进了山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

  传承祖传秘方 呵护全民健康

  历经千年的中医药,始终把人放在首位,经过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可以说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对于医学世家出身的古方源发起人李红印来说,他深悉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但遗憾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很多老祖宗的东西没有很好的传承,黑膏药即是一例。

  “古方源投入市场后,有患者一度质疑说,你们的黑膏药是新时代产品,传统的膏药不长这样。孰不知,黑膏药却是有着千年的历史,只是因为制作工艺严苛复杂,解放后市面上很少见到罢了。“古方源创始人李红印介绍道。

  庆幸的是,种种机缘之下,本就在骨科方面颇有建树的李红印,传承其祖父“杨氏骨病一绝”祖传秘方,循古法,制作出了骨病顽疾克星——古方源膏药。

  精研深耕 打造百姓品牌

  作为“杨氏骨病一绝”继承人,在继承祖先膏药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依托“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开穴透骨,养髓固元”16字治骨精髓,李红印不断进修提高,多方拜师求教,大量收集民间土单验方,并精湛工艺,严格制定实施,使古方源膏贴得到传承与发扬。

  根据“道家”和“佛家”的文化精髓, 古方源膏药在制作工艺上不仅完整继承了古法炼制的精髓,而且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将传统技法得以更深层次的丰富,把膏药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工艺演绎的别具一格。选料、浸泡、升华、炼油、下丹、去火毒、去噪邪、启封、摊涂,步步考究,历经岁月锤炼,终沉淀为独树一帜的现代精品。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西红柿食疗 8大用处你不可不知
    • 吃鸡蛋4大误区 避开才能更营养
    • 鸡蛋5大错误吃法 你不可不知!
    • 饮茶养生养颜 特殊时期需慎饮
    • 生活中吃橘子最常见的两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