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从保证睡眠开始这三个部位一定要保暖!

2019-03-14 11:5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冬季已至,不少人都开始把养生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从保证睡眠开始】专家指出,“养藏”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起居应“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冬季太阳升得晚
水落石出的意思 水月观音 瞬息之间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四个字的歌手 四荒八极 岁在龙蛇 他乡遇故知 抬头不见低头见

冬季已至,不少人都开始把养生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

【从保证睡眠开始】

专家指出,“养藏”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起居应“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冬季太阳升得晚,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晚起可以避免寒邪的侵袭。冬天天气寒冷,寒邪最易伤害肾的阳气,也就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冬季养生应以调摄肾之阴阳为重点。

不同年龄人群的睡眠问题有一定规律和特点,比如青壮年多为心肝火旺、痰热内蕴所致,实证较多;老年人多因肝肾阴虚所致,以虚证为主。临床上,常见的脏腑失调与睡眠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以下4种,大家可依此进行调理。

肝气不疏失眠多梦。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若肝失疏泄,经气不利,就会导致情绪“失控”,出现心情烦闷、焦虑不安、压力大、心思重、抑郁等不适,进而影响睡眠。建议这类人群日常要心胸豁达,秉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心情不好或想要发火时,有意识地做几次深呼吸,以调整心情;每周坚持3次左右、每次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平时宜常用橘皮、百合、合欢花或玫瑰花冲泡代茶饮。

气血亏虚难以入睡。气血虚则血不养心,扰乱心神故夜不能寐。气血亏虚的人很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易醒或多汗等症状,女性还会表现为经期紊乱、经量减少。这类人可吃些阿胶、大枣、酸枣仁、山药等益气补血的食物;平时可用黄芪、党参、白术各10克,冲调代茶饮。气血虚弱的人平时运动不可过量或过于剧烈,微微出汗为宜,以防消耗气血。

脾胃失调睡不安稳。“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失调的人,吃下的晚饭不容易消化,一旦出现胃痛、腹胀,就很难睡得好。这类人群如果想提高睡眠质量,首先必须控制饮食,晚餐尽量安排在18点以前,吃七成饱,饭菜宜清淡,少吃豆类、粗粮等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及辣椒、大蒜、冷饮等刺激肠胃的食物。建议晚餐可以喝些麦芽粥、山药粥,能起到帮助消化、调理脾胃的作用。

肾功能低下易起夜。夜尿多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也是肾功能异常的一项指标。夜尿多势必会影响睡眠,有些人起夜后很难再睡着,但如果强忍着不起,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王敬卿建议从护肾着手,缓解夜尿多的问题:黑色食物能补肾,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黑米、黑豆、黑芝麻、枸杞等;睡前用温水泡脚,如果泡脚水里加些干姜、肉桂或艾叶,补肾阳的效果会更好,同时可以配合涌泉、足三里、肾俞等穴位的按摩。

【人体三个部位必须保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和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东晓提醒大家,脖子、腰肾、脚踝三个部位应做好保暖。因为这三个部位均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且肌肉较少、血管丰富,是主要的生理支撑点,一旦受寒,便会引起相关部位的疾患。

■暖颈:寒凉让颈椎病雪上加霜

办公室一族得颈椎病的不在少数,长时间保持低头或固定姿势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长期僵持,会引起慢性劳损。脖子本身就很娇贵,再加上有慢性劳损的底子,因此,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

助力器——一条围巾顶一条棉被 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带条围巾或者穿高领衫等,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此外,还可以做做扩胸仰头抻筋骨的动作。即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面,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颈与手臂形成“抵抗”之势,这样可以锻炼头颈部的肌肉。

■暖腰:先天之本喜暖怕寒

腰是人的“一把手”。中医认为,腰乃肾之府,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敏感区。老年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在阴雨天会加重。而对女性而言,由于处于带脉区,腰部受寒引起的气滞血瘀,会影响卵巢等生殖系统的机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助力器——搓手按摩肾俞穴 除了借助戴腰围增加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双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热后,把手掌直接捂在肾俞穴上,用手掌上的热量来温暖腰肾,同时双手顺时针按揉。肾俞穴就是我们俗称的“腰眼”,是护肾的重要穴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暖脚:寒邪生于足下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因此,古语有云:白露不露脚,说的就是在白露节气(9月7日)后,人就不能再光着脚穿鞋,需要穿上袜子,防止受寒。此外,除了穿上厚袜子外,泡脚也是保护脚踝的很好方式。

助力器——药浴泡脚效果佳 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不烫手)。泡脚时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其中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此外,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询问医生。

【1】【2】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

 

精彩图集

热点推荐

视频新闻

热闻排行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