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 12:06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需要提醒的是,有效鉴别有无资质中医养生专家、保健专家的建议指导,远离非正当渠道获得的养生保健产品。值得提醒的是,中医治未病不是包治百病,中医治未病需要市民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希望在专家的指导下,坚持“四时”科学养生,最终大家都成为自己健康状态的“上工”。 方泓: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吴银根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中医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支扩等,以及亚健康的中医调理。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2009年创建,承担着健康状态检测(体检)和中医“治未病”服务功能。科室特色干预病种有亚健康、失眠、便秘、血脂异常状态、颈椎病前期状态、疲劳、反复感冒、颈椎腰腿疼痛等。 微信 方泓:获取个性化的养生指导,建议可登录上海各大中医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官方网站,以及各级政府卫计委网站,获取养生指导建议。这些养生指导均为专家原创,科学,准确;关注新闻刊物、杂志等由专业医生撰写的健康科普论文;各大电视台由有资质的高级职称医生参与录制的养生节目;各大医院均有市民及患者科普讲座,注意告知信息;中医内科、治未病科挂号后直接获取专家健康养生指导;政府颁发的各类养生书籍和器械,如《上海市民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读本》等。 您的位置:首页 >> 电子版 >> 日历 >> 20170106 >> 版面索引 >> A1:健康周刊 “治未病”,你可以做到 2017/1/5 20:14:50 作者:王德毓 【专家档案】 方泓:“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主要解决“三防一治”,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针对这些“未病”的人进行准确的体质辨识,并做出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具体解决:预防“病前病”———可能发生的疾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预防“病中病”———已经发生的疾病,“治其未传”;预防“病后病”———疾病痊愈后,“瘥后防复”。 对于不同人群,预防不同风险:健康人群防生病的风险;亚健康人群防成病的风险;高危人群防发病的风险;已病人群防转变的风险;康复人群防旧病复发。治未病对保持健康身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方泓: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今天看来,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变革的主流———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提高健康人群的防病意识,更为构建健康中国提供有效方法。
问:作为普通的市民,我们如何正确获取个性化的治未病指导? 21世纪的医学正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提高人们健康防病意识。针对“未病”的人进行准确的体质辨识,并做出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如何“治未病”,关注度越来越高。
治未病科可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检测等健康状态辨识;有健康咨询与指导功能,针对个体的健康状况、体质评估、风险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健康干预和养生方案,包括膳食食疗、起居调养、情志调节、养生功法、保健技术等。
问:我国的中医药博大精深,而普通人只知其皮毛,请问如何理解“治未病”的“未病之病”?
方泓:二级以上的中医医院都有治未病科或中医预防保健科,承担个体的治未病健康保健工作。具体服务对象有五类人:一、中医体质偏颇人群: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等偏颇体质者;二、亚健康人群:疲劳、易感冒、失眠、便秘、记忆力减退等;三、病前状态人群: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等;四、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高血压、冠心病、COPD稳定期、肺癌术后等;五、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 问:“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何意义?
我今天吃什么?我睡得怎样?我的心情好不好?我应该去运动、还是去旅游?我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些听起来不是问题却成了问题。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不断升级,健康管理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们对怎么管理自身健康知之甚少。本刊约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泓,讲述中医“治未病”的前世今生。
中医药向来注重养生保健,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可见,在“未病”的时候防止疾病发生尤为重要。
“上工治未病”是指未病先防,已病早治,重点在于防病。简单地说就是不要等到疾病来临的时候再去治。 问:现在各类医院具体什么科室承担治未病的功能?针对人群以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