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6 12:0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百余国认可使用针灸: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去年7月1日实施至今已满一年。一年来,法治体系“踩足油门”加速构建,不断“激活”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又为护佑人类健康做出怎样的贡献?
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互联网延伸医嘱等服务应用将走进更多中医诊疗机构;“智慧药房”有望为患者提供全链条专业药事服务……便捷、共享、精准、智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普及指日可待。
“中医药法及其配套制度的实施调动了中医人的积极性,释放了中医药的生产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邓勇说,随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等配套文件未来陆续出台,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将越来越明显。 2017-05-22 2017-03-28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的中国药草引爆了世界关注。中医药法出台以来,中医药因其特色优势彰显了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转型的新趋势,正在大步、快步走进更多国家。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13
不仅如此,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陆续颁布29项、正在制定46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近日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
转自: 经济参考报 中医药行业如何唱响“春之声”
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进入低速增长期。海关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药贸易总额为46亿美元,同比下滑4 08%,为近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曾让很多常年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望而却步。《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改考试为专家现场集体评议的考核,“会什么就考什么,考什么将来就用什么”,打破了中医类别医师准入的制度藩篱,给中医人带来更多机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印发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延伸阅读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中医医疗机构内部医疗服务流程进行智慧化改造,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已让浙江老百姓感受到就医便利。除少数应急窗口外,在嘉兴市中医院已看不到人工挂号窗口,取而代之的是手机APP和院内自助机,门诊全流程等候时间因此节约了30分钟左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医药法和配套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放管服”精神,对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下一步,将加快推动中医药地方性法规制度修订,尽快形成支撑中医药法落地的制度体系,建立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统筹协调机制,并持续开展中医药法的宣传普及。 家门口看中医渐成现实 多元化健康服务不再遥远 河北秦皇岛的社区医生杨春荣欣喜地发现,今年以来,身边的中医诊所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旬,全国备案中医诊所3500余家,已与去年全年的中医诊所开办数量持平。 确定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和72个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一系列落实中医药法的举措,正在为中医药满足百姓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夯实基础。 2017-04-18
中医药与互联网搭上“线” 这个时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