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6 12:3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俗话说,“冬至一天养好,来年整年健康”。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养生重点 一、冬季养生要藏阳气,重点在“躲”。躲暴饮暴食、躲寒凉、躲是非等。 二、冬至补阳,太阳是天下第一大补品!要晒后背阳气。 三、冬至养生饮食不可过咸,咸伤肾。 冬至也是养生的最佳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应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每年冬至,关于吃饺子还是吃汤圆总是争论地络绎不绝。但其实,饺子和汤圆都具有很好的补阳防寒作用!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这种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出自《伤寒杂病论》 如今冬至吃饺子不再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身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较为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