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12:1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瑞典已经有了推动中医药立法的群众基础,未来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立法上的突破点。”田宇飚展望,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可以在欧洲种植中草药,真正实现中医药以药品的方式落地欧洲。
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新格局的推进,截至2018年5月,遍布六大洲的35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已经落成。这些中心具备中医医疗保健、技术培训和文化交流等多个职能,个别海外中心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中医医院或附设有中医药博物馆的相关机构。 作者:孙少锋 胡智轩 中医药海外发展的成果固然喜人,但想要真正实现中医药国际化,仍有阻碍。 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但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华侨华人既见证着中医药走向海外,也为中医药国际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官方微信未来,华侨华人在中医药国际化上大有可为。 谋发展 正视困难 △2018年9月12日,一名参观者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中医养生文化展上体验香包制作。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陈震是一位在匈牙利致力于推广中医药30多年的老华人。谈到近年来中医药在匈牙利的发展变化,他十分感慨:“刚到匈牙利时,城市里没有一家中医诊所,各个医学院也看不到中医药的影子。”陈震说,随着改革开放,近年来匈牙利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在今年1月举行的匈牙利“中国春”活动中,有超过5000名匈牙利民众前来义诊,当地人对中医药专家量身定制的健康生活方案更是赞不绝口。 据媒体报道,越南每年从中国进口的10万吨中药材中,真正按中药材进口的只有10%左右,其余大部分是作为农副产品通过中越边贸进口。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也显示,截至2018年8月,世界上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但仅有29国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国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困难虽在,但中医药的实际疗效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魅力,使得一大批从业者始终秉承初心,在中医药国际化的漫漫长路里上下求索,自信且坚定。 时间:2019-04-01 08:32:28 “现在海外的中医药机构主要还是作坊式诊所,每个诊所最多有3至5名中医师。”田宇飚坦言,“这些医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医学治疗,很难形成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合力。”只有将小作坊式的中医诊所凝聚起来,才能推动中医药在海外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