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11:5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本网讯(记者谭显全)“我以前头痛得厉害,就像刀扎样。”昨日,智凤卫生院内的“国医馆”中医诊疗室,登云村80岁的村民冯至英介绍说,“吃了中药调理后,现在慢慢开始好转了。”“你头像刀扎样疼痛,是因为伤到神经系统,留下了后遗症。”当天,中医师韩可鑫一边为冯至英把脉诊疗,一边让她放心。 当天上午,韩可鑫的中医诊疗室挤满了等待看病的人,他也一直忙碌着为病人摸脉看病。“这样的场景很常见。”院长钟才能说,“韩可鑫的中医诊疗,很受老百姓欢迎,每天他一个人就要看80多人,遇到赶场天还要上百。” 中医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弘扬中医这项国粹文化,该院打造了卫生院内的“国医馆”。他们在各科室、走廊等地,从中医文化起源,到历代中医名人,中医养生知识等方面,植入了大量中医元素。在院坝中,打造了中医“百草园”,院坝中所有植物均为中医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院文化。 该院“国医馆”的建设集聚的一批从事中医药的专业医师队伍,让当地老百姓享受了福音。 “这种中医理疗康复体验很好,通过搭力练习,我的腿脚也可以站稳了,能慢慢的起来走路,生活也能自理了。”在“国医馆”的康复训练室,登云村村民梁德珍一边在中医师王新春的帮扶下训练,一边高兴地表示。 今年79岁的梁德珍患脑溢血后,出现了瘫痪的迹象,生活不能自理。来到中医馆康复训练,7天后,便从病床上站了起来,身体逐渐康复,能独立行走。 该院利用中医方面的优势,从2017年初开始,把每个周四定为居民的“免费理疗日”,坚持开展了中医理疗免费康复体验,包括针灸、推拿、火罐、艾灸等项目,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钟才能表示,下一步还将把中西医结合特色中医诊疗、中医康复、慢性病康复养护等进行有机融合,推行和弘扬和国医文化,让广大群众成为《中医药法》推广以来最大的受益者和健康获得者。 审核:陈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