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拥有一个好心情

2019-05-09 12:0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秋风渐起,免不了在心头涌上“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在传统中医学看来,人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四季变化间存在相应联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
为了你 最漂亮的女人 淘娱淘乐电影 厕所标语 今天股票 妖精的尾巴第三季 科融环境

原标题:拥有一个好心情(信息服务台)

秋风渐起,免不了在心头涌上“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在传统中医学看来,人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四季变化间存在相应联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赵欣认为,秋天的这种情绪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黄帝内经》记载“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在志为忧”。就是说秋应于肺,忧虑、悲伤是秋季的情绪特点。因秋季景色、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情绪被称为“悲秋综合征”。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教授王进东解释,秋天天气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容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秋后昼短夜长,也会干扰生物钟调节机制,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甚至引发精神性疾病。同时,秋风萧瑟、落叶满阶等景象容易成为情绪变化的助推剂。

因此,与其说触景生情,不如说是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进而产生低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引发“悲秋”。赵欣说,临床观察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发病率在秋季最高,“悲秋”人群大多对寒冷比较敏感,体质较弱,体育活动较少,且常年在室内的工作者较多。

很多人问:“悲秋”是一种病吗?其实,“悲秋”是人正常的身心反应,它还不算是病,但也不能任由其发展。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可以从情志、脏腑、饮食三方面进行调节,避免“悲秋情绪”变为“秋季抑郁”,影响自身生活。

情志调理。秋天是硕果累累、收获满满的季节,大可不必自寻烦恼。登高赏景,外出旅游,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可使人舒展筋骨,心旷神怡,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保健项目也有助于舒缓心身。王进东建议,秋季可旅游和外出,看看山水美景、袅袅炊烟,疲劳、苦闷之感顿消;或多找知心亲友说说心里话,把精力集中在享受生活和工作中;心情烦闷时,看喜剧片、相声、小品,效果也很明显。

《黄帝内经》中“喜胜忧”就是说开心就能战胜悲伤。赵欣说,出门远足或爬山,一方面是通过体育运动调动身体机能,从而产生愉悦感;另一方面也是在游览中体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喜悦,舒爽胸怀。

脏腑调理。王进东介绍,秋季在五行中属金,金在自然界中与燥气相合,在人体形神中与肺、大肠、皮毛、悲伤等相通,而燥气最易伤肺。因此,人体在秋季容易出现肺燥津伤,表现为咳嗽干痛、鼻腔干燥、皮肤粗糙、身体发痒、大便秘结以及情绪悲伤低沉等症状,更易导致有原发性肺系疾病者复发。

应当提早做好预防,改善自身体质。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慢跑、八段锦等健身运动,提高机体防御功能;严格戒烟,保证室内空气通畅;外出公共场合时可佩戴口罩。这些都不失为简便可行又有效的秋季保健方法。

饮食调理。秋季饮食,应当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可以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喝绿茶、咖啡或食用热量稍高的食品,以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和意志力。

王进东提醒,莲藕、梨、粥、萝卜和中医药膳等可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香蕉富含复合胺,食用可帮助人们缓解忧郁心情。赵欣建议,适当多吃些莲藕、莲子、小麦、红枣、桂圆,也可以健脾养心对抗抑郁。

(责编:王彤、邵兰)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