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6 12:0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9岁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这个年龄和性别不该有的尴尬,他的胸部竟然开始发育了。经医生诊断,孩子是因为吃了过量含有激素的保健品。类似浩浩这样因为服用保健品带来身体损伤的例子并不少见。 记者调查发现,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送进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1 钙摄入量过多 导致高钙尿症 “起初是孩子不愿意去上游泳课了,也不说原因。直到有一次出去吃饭时,孩子把汤倒在了身上,却死活不让我脱上衣,才发现孩子的乳房竟然发育了。”浩浩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经儿科医生诊断,是因为吃了不少补锌的保健品导致激素紊乱,生长加速。 与浩浩相似,6岁的天津孩子林林因为尿急、尿频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高钙尿症导致的尿路感染。林林父母说,孩子每天都吃从国外买来的补钙产品。医生评估后认为,林林是因为钙摄入量过多导致高钙尿症。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朱华说,不少家长都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或者觉得应该提高免疫力就给孩子服用,有的孩子长期服用某类保健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 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地的药店、母婴店,深海鱼油、DHA、蛋白粉等儿童保健品被放在醒目位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销售人员称,牛初乳、蛋白粉等产品在家长群体中备受推崇,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补充微量元素的产品非常畅销,口味酸酸甜甜的,小孩子都喜欢。 “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愿意尝试。”成都家长宋先生说,他现在给孩子买的各种保健品都是一些育儿圈、朋友圈推荐的,包括深海鱼油、益生菌、蛋白粉等,半年都吃不完,有新的还会继续买。 2 极力夸大功效 涉嫌虚假宣传 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品的广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儿童保健品在销售时会暗示家长产品是健康所需或具有预防治疗功能,涉嫌违法。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用于治疗因缺钙引起的疾病”……这样宣称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儿童保健品比比皆是。 一些实体店销售人员更是极力夸大保健品的功效。“提升免疫力”是万能话术,不好好吃饭就要补锌,睡觉不安稳要补钙,个儿不高也要补钙,维生素、蛋白粉是必不可少……有家长告诉记者,孩子近视,自己曾购买了一款号称进口的美国叶黄素儿童护眼保健品,销售员说“能有效抵抗孩子视力下降,提高眼部免疫力”,“花了几千元,孩子吃了半年,一点效果也没有。” 此前,国家食药监管部门发布的案例中,有销售商宣称“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以往上课犯困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全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面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3 正常发育孩子 无需额外服用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儿童保健品市场规模达425.7亿元,其中婴幼儿保健品规模约178.9亿元,占比42.02%。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要开展特殊食品监管专项行动,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力度。 一些基层执法人员表示,实际工作中对于虚假宣传等“普遍违法”的问题,难以依靠监管做到完全禁绝。公开投放的广告容易监管,但销售员推销时吹嘘保健品的医疗功效,很难监管。 受访专家表示,监管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要避免儿童保健品滥用,还需要家长提高科学素养。天津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医生杨军红表示,合理饮食、正常发育的孩子一般并不需要额外服用保健品。“如果确有必要,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及营养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科学进行药物治疗及添加营养补充剂。”杨军红说。 (据新华社) |
有调查发现,能做到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城市女性比例仅为35.2%,选择“从来不吃”的人群中,职业女性占多数。据中国营养联盟发起的“全国都市女性早餐健……[详细]
常失眠?中医对症一招就搞定! “我又失眠了”一句话道出多少感慨与无奈。失眠了,睡不着,睡不踏实,这一是件让人很痛苦的事情...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怎样抗衰老养颜?不妨试试在家自制一些能够抗衰老的甜品。今天小编教给大家几款能够养颜抗老的甜...
中药好处多 教你几招正确识别法 来学学以下中药的识别方法吧,简单又实用哦。……...
商务人士 必知的三个醒酒秘籍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经常混迹在酒桌上的XDJM都知道,身在职场,人不由己,难免要应酬、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