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30 12:0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我国医保低水平、广覆盖、可持续,发展得很快,覆盖得很快,但是保障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于抗大病风险、经济灾难性的疾病风险。”马晓伟称,一方面,国家医保要提高统筹级别和筹资水平。一方面要推进商业保险和补充保险的充分发展。 从县级医院能力提升方面,2004年国家卫健委会同财政部推出了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工程,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现在已经有500所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下一步,到2020年还要推动500个县医院和500个县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的水平。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医疗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得到推广和应用,医疗服务供给逐步扩大,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升。2018年,全国门急诊总量超过83亿人次,出院量超过2.5亿人次,全力开展健康扶贫,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性。 坚持预防为主,主要疾病得到遏制。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卫生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实行计划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这些重大疾病得到了控制;职业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效,通过建立完整的卫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队伍和体系,成功地处置了非典、H7N9等重大突发疫情。 “我们用比较短的时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6%,进入了一个本世纪最低的水平。”马晓伟指出。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卫生工作长期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看病难,主要是找大医院专家难。”马晓伟指出,解决看病难,要从资源配置、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让各个省都能够解决本省的疑难重症治疗问题,而不是患者都到北上广。农民大部分的疾病也能解决在县域内,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进城”。要构建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还能回社区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马晓伟介绍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用比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马晓伟指出,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要积极使用中标药品,组织好药品的生产和配送,不要再出现“中标死”。现在从药品配送和使用的情况看,进展很好,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药品降价所取得的红利。 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化医改,继续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
有调查发现,能做到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城市女性比例仅为35.2%,选择“从来不吃”的人群中,职业女性占多数。据中国营养联盟发起的“全国都市女性早餐健……[详细]
常失眠?中医对症一招就搞定! “我又失眠了”一句话道出多少感慨与无奈。失眠了,睡不着,睡不踏实,这一是件让人很痛苦的事情...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怎样抗衰老养颜?不妨试试在家自制一些能够抗衰老的甜品。今天小编教给大家几款能够养颜抗老的甜...
中药好处多 教你几招正确识别法 来学学以下中药的识别方法吧,简单又实用哦。……...
商务人士 必知的三个醒酒秘籍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经常混迹在酒桌上的XDJM都知道,身在职场,人不由己,难免要应酬、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