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7 12:0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每年的10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世界男性健康日”,因此男性健康又成为了近期热议的话题。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不孕不育的认识存在着很大误区:有些男性会说:“我那方面行,生育就没问题”“我精液常规检查都是好的,我有生育能力”……事实真的如此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西医结合男科专家指出,男性生育的四大不育误区需要及时纠正。 误区三:诊断为少、弱精子症,做爸爸就没希望了 金保方主任指出,在弄清男性基本生育情况后,也不能忽视对于女性的检查。曾经有位患者在婚后9年中,因轻度的少、弱精子症就治疗了7年,然而精子状况的改善却不明显。在专家强烈建议下,女方答应进行检查。然而结果表明女方患有双侧输卵管不通的症状,所以一直没能怀孕。专家表示,尽管输卵管介入疏通术可能使输卵管再通,但由于女方已经37岁,卵巢功能减退,因此建议他们直接做试管婴儿,结果一次成功。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出世以来,辅助生殖技术得以广泛开展,使得许多严重少、弱精子症,甚至无精子症的患者得以拥有自己后代的机会。 然而并非所有无精子症患者都有此机会,首先需要做的是通过检查明确是否有染色体异常?是否存在精子发生基因的缺失?是否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对于梗阻性的无精症,可以通过手术打通,或者直接穿刺取精做试管婴儿。而对于非梗阻性的无精症,要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少部分无精症患者通过治疗是可以产生精子的,有朝一日也有当上爸爸的可能。 误区一:性功能正常,就可以正常生育 蔡滨博士指出,影响男性生育的因素其实有很多,除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以外,精子功能、免疫因素(主要是特异性的抗体)、染色体核型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即使精液常规检查完全正常,同样也是不可能生育的。 误区四:诊断为无精子症,肯定“无后”了 男性不育症又分绝对性不育和相对性不育。许多男性经历数次检查,并被确定为少、弱精子症后,便忽视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绝对性因素。从男性角度来说,只要有一个形态完整、活动良好的精子,都有可能让女性怀孕,只不过是出现的机会极少而已。对于一般的少、弱精子症的患者来说,通过放松心态、积极治疗来改善精子状况,女性怀孕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误区二:精液常规检查正常,生育功能就没问题 该院中西医结合男科蔡滨博士介绍,曾经有位男性患者,25岁前使3任前女友怀孕,但婚后5年都不能成功生育。而检查结果显示,此患者的精子发生了基因缺失,患有严重少弱精子症。此类患者虽在早期有精子产生,但某些遗传性疾病是迟发的,同时体内精子代偿功能在一定年龄后丧失,后期就造成无精子的状况,如果不治疗,就会导致无法生育。 专家提醒,对不明原因的不育症患者来说,既不能放弃治疗,也不能盲目投医,且不同夫妇存在不同的不育因素,治疗不孕不育必须全方面地排查原因,根据不同病情采取针对性的诊疗措施,做到对症下药。(通讯员 张鑫、崔玉艳) 据中大医院中西医结合男科主任金保方教授介绍,不育症可分为原发性不育和继发性不育,而大部分无精子症患者属于原发性不育,他们虽性欲强烈、勃起正常,且正常射精,但因此类患者的精液中是没有精子的,就不能完成精卵结合,从而不能生育。而所谓继发性不育就是指曾经有过生育史,但现在不能使女方受孕。 很多夫妻在寻求诊疗不孕症的过程中,男方所有常规检查都正常,所以双方往往就盲目断定是女性的问题。而许多患者口中的“正常”,仅仅是指精液常规分析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