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开启“数九天”中医开出“养生方”

2019-12-25 12:0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冬至节气正式开启传统的“数九”,逐渐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不过,冬至也是一个特别适宜养生冬补的节气,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至养生,
股票涨幅 圣诞之吻ss starlight i love you 韩语的谐音 美少女死神还我h之魂

  手足冷、胃寒、慢性腹泻、夜尿频的脾肾阳虚、气血虚体质者:可于冬季进食当归生姜羊肉汤以温阳补血。

  冬至节气正式开启传统的“数九”,逐渐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不过,冬至也是一个特别适宜养生冬补的节气,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责编:袁菡苓、罗昱)

  冬季气温低,血管肌肉收缩,血液粘滞,关键灵活性降低,剧烈运动易发生损伤,故应选择运动幅度小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八段锦、瑜伽等,运动前还应热身,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同时,冬季咽喉、支气管成为“重灾区”,特别是常常诱发呼吸道症状。中医防治的方法主要在于补肺润肺、健脾补肾、扶正祛邪等。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及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用不同的补肺润肺、排毒解毒的药材茶饮、内服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节点,小寒、大寒是最冷的时节,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常常会加重,“中风、心梗、哮喘”的患者增多,心肺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咸过油腻的食物、适度的运动、坚持服药,也可酌情行三九贴、艾灸等中医外治养生预防治疗。

  饮食进补应遵循“秋冬养阴”和“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总原则,因人而异,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进补方法。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气血不足的女性及亚健康状态的成年人:均可选择补而不腻的食物,如猪蹄、动物的筋腱、排骨等,煲粥时可适当加入黑木耳、银耳、百合、枸杞、黑芝麻等养阴而不滋腻之品。

视频新闻

  饮食方面

  头顶百会穴是诸阳之会,背部督脉是阳脉之海,头顶及背部晒太阳是养阳最好的方式,晒太阳能促进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老人阳气不足,小孩阳气未充,均应多晒太阳补充人体阳气。

  “冬至养生,古来有之”,例如冬至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养生,认为能起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作用。那么这一时段,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地守护健康呢?市卫健委中医处开出一份“养生指南”。

  防寒保暖

  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清晨运动并不是最佳的时间,易使气血运行不畅及呼吸不利而诱发或加重疾病,这类人群可选择傍晚进行锻炼。

  冬至后气温逐渐降至全年最低。寒性凝滞,损伤阳气,使全身经脉气血运行迟缓,容易出现经脉阻滞不通,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因此冬季养生尤其要保暖,特别头部和足部,所谓寒从脚下起即是此理。

原标题:冬至开启“数九天” 中医开出“养生方”

  冬季阳气潜伏,阴气偏盛,夜间尤甚,故古人主张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古时候早卧是指太阳落山睡觉,晚起是指太阳出来起床,所以冬天赖床也是有理有据的。

精彩图集

  运动方面

热闻排行

  痰多、皮肤油、大便粘、体胖的痰湿体质者:可选用白豆蔻、薏苡仁、白扁豆煮水或煮粥;陈皮、砂仁、厚朴、玫瑰花泡茶饮;白萝卜凉拌、煮汤等均可除痰化湿,改善体质。

热点推荐

  多晒太阳补充阳气

  首先应增添足够的衣服,避免皮肤外露,必要时可戴帽子。其次是泡脚,冬季用艾叶、桂枝、干姜等温热药物熬汤泡脚可以起到温经活血的作用。

  早点睡,晚点起

  预防疾病方面

  此外,冬季食补还有个好搭档——“坚果”。坚果营养价值非常丰富,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坚果还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维生素E,可对抗衰老。当然,因为坚果高热量、高脂肪,应作为辅食补充,切勿过量。

 

  记者 王静宇

  起居方面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西红柿食疗 8大用处你不可不知
    • 吃鸡蛋4大误区 避开才能更营养
    • 鸡蛋5大错误吃法 你不可不知!
    • 饮茶养生养颜 特殊时期需慎饮
    • 生活中吃橘子最常见的两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