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2:2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对于传统养生来说,素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明显的阴阳气血虚弱的征兆。从养生的角度计,通过进食一些性味平和的食物来调理身体,要远比所谓的进补要好。 秋季养生,尤其是气温相对较高的初秋时节,多喝点红豆薏米茶,对于调理湿痹、厚利肠胃、健脾益胃很有好处。经常吃点,有轻身益气之功。 进入秋天之后,很多人都有“贴秋膘”的做法,也就是进补。 秋天吃大豆,除了煮熟了当菜以外,磨成豆浆也是一种不错的吃法。 从而促进皮肤的润滑和弹性,提高“锁水”功能,起到改善秋季皮肤粗糙和干燥现象。这个好处对女性朋友来说就非常合适了。 相对来说,豆浆更容易吸收,大豆本身含有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更容易被机体吸和收利用。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初秋养生,可以适当多吃如下3种豆类,可以补充蛋白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 在秋季适当吃点豌豆,还能充分吸收它所含有的含有维生素A原,吸收后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 3种豆类,被称为秋季养生“三宝”,各有不同的补益 时间:2020年09月14日 16:43:21 中财网 其实,现代科学认为,红豆富含B族维生素。这类维生素可以改善秋季常见的皮肤粗糙、口舌生疮现象。红豆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对于秋天常见的便秘有不错的改善作用。但是,红豆薏米粥虽然好吃,但熬制起来相对麻烦。现代科学改进之后,保留了红豆薏米的“原汁原味”,将其做成茶包,开水一泡就能喝,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对于红豆,相信很多人的认识就是停留在“红豆薏米粥”上,认为它就是一种健脾利水的药食。既然能“利水”,就有可能伤阴,难道不是不适宜秋燥时节进食吗?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可以帮我们补充蛋白质、以及多种必须氨基酸,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但是,进补就是真的要吃点好的、名贵的药食吗?显然也有违我们养生的初衷。 总之,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而根据《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理论,秋季又有它比较特殊的养生注意点。上述3种豆类,如果吃对了,完全不亚于通常意义上的“补药”。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豆浆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适合偏于燥热的秋季食用,同时还有护肤美容作用。 大豆素含有的卵磷脂,还能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2、红豆: 相对于大豆和红豆来说,豌豆的知名度就要低很多了。其实,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豌豆所含有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有不错的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但是,进入秋季之后,尤其是9月这段时间里,实际上,我们还是比较少感受到秋凉。更多时候,还是有炎热的感觉。更明显的是,早晚的温差更大了、忽冷忽热的变化,向我们身体的“抵抗力”发出了更大的挑战。 因为秋季气候干燥,在中医理论里,也有“秋气主燥”之说。于是,大部分人都知道,进入秋天之后,要记得滋阴补水。比如常见的皮肤干燥起屑、精神疲乏的秋乏等等,基本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大豆同时还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改善便秘。 同时,红豆虽说属于淡渗利湿之品,但毕竟性味平和甘淡。也就是没有明显的寒热偏盛,对于机体的阴阳气血影响不大。 因此,秋季常吃红豆,还可以帮助调控血糖,清热祛湿。说到这一点大家就很熟悉了,熬点红豆薏米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这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既有中医滋阴补水之用,也不乏补气温中之提高抵抗力作用。 3、豌豆: 1、大豆: 3种豆类,被称为秋季养生“三宝”,各有不同的补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