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12:1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推广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不信医师信“大师”,把保健品当药吃,甚至一些看似可笑的健康谣言却吸引大批粉丝,误区背后,是国人健康素养的缺失。 据了解,市民健而不康的现象一直存在,公民健康素养亟待补课。此外,防不胜防的健康谣言,吞噬了大家本就不多的健康素养。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出于保健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国人对于食物的选择相对来说更加重视。 比如,他们在收治患者过程中,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会准备一些无糖饼干,其实饼干是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会很快地起到升血糖的作用,并不能达到降血糖的作用。再比如,很多市民都知道“饭后百步走能活99”的谚语,其实这并不适合所有的人,饭后我们的血液迅速地到达胃部进行消化,长期地暴走还会引起胃部下垂。 当然素食为主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据社区医院医生介绍,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他们还肩负起为病人普及保健知识的责任,因为一旦病患盲目保健,反而会让医生的治疗前功尽弃。 (来源:《零距离》记者/路辉 编辑/高若婷) 在镇江润州区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里,市民徐女士正在照顾自己的婆婆,因为婆婆胃口不好,她特地在家准备了皮蛋粥和冬瓜汤。 镇江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医生李新艳表示,社区医院要做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间,给他们普及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