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养生要点 换季保养正当时

2022-03-08 18:2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意思是说,人要遵守、顺应大自然的环境气候规律而养生。 冷的冬天过去,万物生发的春季来临。 冬春之交,乍暖还寒,气候多变,容易诱发各种季节性疾病;春节期间,喧闹、起居失常、暴饮
世界银行排名 减肥产品推荐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日本女优排行榜 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 量贩ktv加盟 宠物食品品牌 优酷指数 搜索风云榜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意思是说,人要遵守、顺应大自然的环境气候规律而养生。

  冷的冬天过去,万物生发的春季来临。 冬春之交,乍暖还寒,气候多变,容易诱发各种季节性疾病;春节期间,喧闹、起居失常、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对身体带来很大伤害。 此时,人体养生就显得格外重要。

  冬季春季养生要点不同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从立冬至立春前,包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冬季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 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 成形胜于化气,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 为保证冬季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 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在防寒保暖方面,也必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 做到恰如其分,既不过于单薄而耗阳气,又不过厚导致腠理开泄,阳气无所潜藏。 在饮食方面,以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如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 在运动方面,应持之以恒进行身体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大雪、雾露中进行。

  春季,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回大地,阳气生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 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 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 在起居方面,要夜卧早起,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同时要根据气温加减衣物,不可顿去棉衣。 在饮食上,为扶助阳气,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季节交替时应“内外兼修”

  调养肝木。 肝属木,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若能在春季调养好肝脏,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全年都能维持在最佳状态。 调养肝脏要特别注意保持情绪开朗。肝脏喜条达、恶抑郁, 如果不注意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肝气郁结, 则容易致病。如情思不畅、心情压抑,郁而化火,导致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患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引发脑卒中。

  防治风邪。 春季多风,所以春天防病,首要防风。 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如夹杂热邪,就会因受风热外邪而发生风温病(如流感等)。春季防病的根本在于提高免疫力,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 除采取体育锻炼、饮食调节来强身健体外,还应注意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此外,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室外活动时应注意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活动。

  清除内毒。春天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经过冬天的蛰伏,特别是春节期间的暴饮暴食,身体容易积累垃圾和毒素。 因此,在春季有目的地减轻体内毒素对身体的伤害显得尤为重要。在春季的保健中,要多食以辛甘为主的食物(如生姜、大蒜、葱、花椒、辣椒等辛辣之物和蜂蜜、 党参、大枣等甘甜之物)。少食凉菜,少饮酒,忌过酸,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

  规律作息。 在春天到来之时, 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 末梢血液供应增多, 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 肢体感觉困倦, 即我们常说的“春困”。 此时切忌贪睡晚起,否则不利于阳气升发。 为了适应这段时期的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 经常到室外绿地、 公园中散步,亲近大自然。

  宜缓微汗。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增强体质的最佳季节。 此时空气清新,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 春季加强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 但需注意冬春交替之际, 寒气仍然很重,应以节奏和缓的运动为主,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宜,并根据气候变化情况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

  早春养生有妙招

  防寒保暖。 早春时节,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冬季刚过, 身体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因此,这段时间不要过早把身体暴露在寒风之中,尤其应该注意手腕、腰部、腹部这 3 个部位的防寒保暖。 在手腕处,有一个被称为神门穴的穴位,是人体内元气循环经过和停留的穴位,若此处受凉,就会影响元气的循环, 元气循环不顺畅, 必然影响全身血脉的输送, 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特别是早春时节早晚气温落差较大,脱去冬衣后应该注意捂好自己的手腕,以此来保护全身的血脉;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在早春时节,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防止因受寒而影响肾脏的健康或引发腰痛等不良症状;腹部有许多重要的脏器,比如脾胃,同时也是人体最柔软最脆弱的部位之一, 极易受到湿寒的入侵,所以在早春时节,为了脾胃的健康,一定要捂好腹部。

  通风换气。室内门窗关闭时间过长, 空气容易变得浑浊,给各种病菌的滋生提供条件。早春时节最好能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一次, 时间15分钟左右,及时补充新鲜空气。 通风时要注意防寒,特别是屋内的老年人和儿童要及时添加衣物。

  食醋熏蒸。随着阳气的萌动,细菌、病毒等各种致病微生物活性增加,因此春季是感冒、流感、麻疹、水痘的高发季节。对于这些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可以在家中采用食醋熏蒸的方法进行预防。熏蒸时应注意紧闭门窗。

  饮食调养。饮食应依据食物的五味及季节不同进行调配。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春季饮食应避免食用油腻生冷之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 《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大意是说, 只要保养好正气,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在气候多变的冬春交替之际, 更要注重养生保健,以健康的身体状态去感受春天的美好。

  (刘柱 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