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有名的四季养生口诀,作者原来是他

2022-03-10 11:5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所以中医认为,冬季养生之要在于养肾,肾养好了,就可以使阳气盛藏于内,精力充沛,阳气充盛,就可以确保来年生机勃勃,有旺盛的生命力。《 食疗本草》更是提出
银行工资 全国城市gdp排名 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 2pm成员 nick wooster 女优排行 卡盟刷钻排名 中国汽车质量投诉网 服装品牌排行榜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有名的四季养生口诀,作者原来是他

2022-02-18 17:10 来源: 茶言史话

原标题:“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有名的四季养生口诀,作者原来是他

养生不是随意的事情,需要结合很多注意事项,把养生与季节结合起来,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季节与身体器官相结合进行更好的养生,能够维持健康。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

孟诜/孟余堂/中医食疗/松元集/九香平/孟诜传说/四季养生/食疗本草

春:

阳春三月,草木发芽,万物复苏,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人刚刚从寒冷的冬季中苏醒过来,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日益频繁,对食物和运动的需要增多。这样,主要负责食物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储存、调节的肝脏负担就会增加。因此要想保养身体,健康长寿,春季就要好生保养肝脏。

夏:

夏季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夏季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多参与一些文娱活动或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这样即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秋: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冬:

冬季是万物枯萎的季节,生命进冬蛰时期,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益缓慢下来,进入休养的养藏时期。肾脏是生命之本,精、气、神的源泉,阴精阳气的发源地。所以中医认为,冬季养生之要在于养肾,肾养好了,就可以使阳气盛藏于内,精力充沛,阳气充盛,就可以确保来年生机勃勃,有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养藏之道。

唐代医学大家,被后世誉为“食疗鼻祖”的孟诜(shen),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中医食疗学,晚年在孙思邈《千金·食治》的基础上,著《食疗本草》,实乃中医食疗医治学的精髓所在。书中详细记录了食药的禁忌,如胡瓜,性寒,不可多食,易动风及引起恶寒发热。杨梅多食损人齿及筋。其条目内容与实际十分符合。此外,还注意到妊产妇及小儿的饮食问题。明确了动物脏器的食疗功效。《 食疗本草》更是提出因人因时因地的、与四时季节变化相应的思想,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

孟诜(shen)生平尤其重视各类食药禁忌,提倡守中致和、稳中求效,晚年因治愈唐睿宗李旦旧疾,睿宗以“孟氏岐黄、余泽百世”之意,赐孟诜中医膳食养生药号“孟余堂”,由孟氏后人传承至今,已经入选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余堂门前对联:养身治性三宝仁心昭千古,行义求志五方善药济万家。孟余堂的招牌方剂“三宝”和“回春五方”成为中医食治的经典,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