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3 11:2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原创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什么意思?有何科学依据 2022-04-10 12:07 来源: 传送正能量 原标题: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什么意思?有何科学依据 在《千字文》中有言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意思是寒暑季节不断变化,秋天收获,冬天就要好好储藏。这不仅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体的规律。《黄帝内经》中也写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一直被人们奉为冬季养生的技巧,广为流传。 这句话主要分为2个部分,前者是提醒人们在冬季养生应该遵循“藏”的奥秘,通过“收敛”、“收藏”人体的“精”起到保养身体的目的。而后者就是一种警告,如果不能做到冬季藏精,哪怕是在温暖的春天,也可能出现“病温”,包括春困、复发呼吸道旧病等。 由此可见,如何在冬季做好“藏精”是很重要的一个养生方法。 在这里,藏精可以详细分为肾精、精神等。主要是当这些精气收敛在人体内,藏好的时候,冬天可以避免伤害人体,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和患病风险。 藏肾精,可以从工作和休息习惯开始。适应季节的变化来调整工作和休息,对藏肾精华有很好的帮助。在冬季自然界中,阳气收敛,阴气日益繁荣,建议人们通过早睡晚起来提高精华。 如果你总是背部酸软、乏力等问题,也可能是肾精不够,可以通过晒背来滋养肾精。在中医看来,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让背部多接触太阳,也可以通过晒太阳刺激背部的穴位和经络,从而促进循环,增强免疫力。 藏精气,冬天要避免大量出汗。这一点尤其要提醒北方有暖气的地区。北方很多人喜欢在暖气房吃冰淇淋和冰水果,有夏天的感觉。但是这种做法会让人体内的精气逐渐流散,尤其是冬天吃冰到出汗吃冰到出汗。其实这种热量只是浮在表面,人体内的精气随着出汗不断流走,然后受到冰棒和冷水果带来的阴气的刺激,更容易损伤阳气,春天到来后更容易产生病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