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3 18:5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二十四节气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北京时间7月23日4时07分 我们将迎来 大暑 此时节 热浪滚滚,万物如同被蒸煮 我国大部分地区 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大暑科普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大暑分为三候,其中的二候为“土润溽暑”,意思是说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土润溽暑”有解释:“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文人墨客也都曾用“蒸郁”一词来形容大暑前后的闷热潮湿之感。 大暑三候 大暑时节,气温最高,日照最强,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古人看来,大暑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卵化而出,故古人认为,萤火虫由腐草变化而成。 二候土润溽暑。土壤浸润,空气湿热,气温高,湿度大,整个天候都无比闷热。 三候大雨时行。这一时期常有雷雨降临,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具体天气预报 7月23日 星期六 上午:阴转多云 下午:多云转晴 夜间:晴间多云微风,33到25℃ 7月24日 星期日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转南风3-4级,34到26℃ 7月25日 星期一 晴转多云 微风,34到26℃ 7月26日 星期二 多云转阴 微风,32到26℃ 7月27日 星期三 阴有雷阵雨 微风,30到24℃ 7月28日 星期四 阴转多云 微风,31到25℃ 7月29日 星期五 多云 微风,32到25℃ 大暑习俗 1、送大暑船
2、吃荔枝
3、吃凤梨 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4、吃“仙草”
5、喝暑羊 “喝暑羊”就是大暑时节喝羊肉汤,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营养美味的滋补佳品。 6、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大暑时节是很容易感冒或者中暑的,而吃伏姜则可以预防感冒中暑,而且可以祛湿,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7、饮伏茶
大暑养生 防暑防潮两不误 专家提示,此时节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 如果发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选择通风处休息,在额头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也可以适当地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或酸梅汤,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大暑时空气湿度大、地板潮气重,夜里再热也不要直接睡地板,还要多开窗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房间内湿度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