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4 15:1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食欲不振等,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中医专家认为,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的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负责人客蕊表示,夏季人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需的能量和水分及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同时可增加清热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荷叶、莲子、冬瓜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苡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人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火气上升,出现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 " 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客蕊强调,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要注意防暑,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机体虚弱,体质虚弱者应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汗出后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 10 摄氏度,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此外,大暑时气温高,比较炎热,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这时候要注意睡好午觉,适当的睡午觉,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专家提醒,大暑正处于三伏天,此时应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宜清晨或傍晚在清凉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程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免喝冷饮,否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陈云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