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8 16:1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11月19日,安徽省高院公布的一起涉及保健品的案件引起多方关注,因为轻信保健品的虚假宣传,服用期间延误了正规治疗,安徽绩溪患者苏某某最终因癌症死亡。食药监部门专家称,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保健食品18项功能里,并没有抗癌、防癌功能,而且保健食品也不能宣称自己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而不少患者由于轻信虚假宣传,造成人财两失的惨痛结局。 办法还规定,保健品注册审评涉及的试验和检验工作必须要由国家食药监总局选择的符合条件的食品检验机构承担。
市北区食药监局一名郭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到了刘先生的相关举报,将进一步调查了解,看于女士购买的这个保健品是不是依法依规。 新办法明确,备案主体要求是必须是生产企业,不允许保健品贴牌生产。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主要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名称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绝对化的词语,明示或者暗示预防、治疗功能等误导消费者的词语。同一企业不得使用同一配方注册或者备案不同名称的保健食品,不得使用同一名称注册或者备案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 轻信保健品宣传,延误治疗死亡 买保健品被骗可向我们反映 文/图半岛记者李珍 专家 七旬老人吃保健品后住院 关于" 保健品 停了 医院 "的新闻 青岛市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也就是没有“蓝帽子”标志的产品,很有可能不是保健食品,有可能是属于“食品”目录内,而这种产品更不能宣传自己有治病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