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重在“藏补”

2017-02-20 11:5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半岛都市报是青岛市和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
侍从官之肩 www.26qq.cn 视觉质男 手贱暖羊羊 受托远行 兽人星球之兽性之血 兽性大发之为虎作娼 鼠猫一诺千年 束缚东宫txt新浪 双龙军品 双牌二中贴吧 双阙txt新浪


    随着冬季不断深入,气温也越来越低,导致了流感、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此时,冬季养生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中医建议市民可以从起居、情志、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入手调节,达到防病保健的效果。

    天气多变,疾病高发

    “我不知道怎么就感冒了,一直高烧不退,体温一直反复。”12月20日,正在莱西市中医医院拿药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5天前晚上下班以后,她就感觉身体发热,一开始以为是在炕头上坐得太热了,可是后来身体越来越热,开始觉得不舒服,一量体温已经38.4℃了,王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是感冒发烧了。虽然一直坚持吃药,但是体温还是不断上升,38.5℃、38.7℃、38.9℃……直到感冒第5天,体温才稳定在37℃。

    “我以为烧一退这就要好了,没想到又开始咳嗽。”王女士很无奈地说,咳嗽也是越来越严重,到后边还带痰,咳得嗓子特别疼。实在扛不住的她,便专程到医院让医生给开了点对症的药。

    “我是因为室内太暖和,外边气温太低,一出门给闪着了。”一旁的市民曹先生也操着浓重的鼻音说,因为工作的缘故出门办了点事儿,回来就开始流鼻涕,嗓子疼。

    “天气突然一冷,就会感觉胸闷气短、头晕恶心。”正在医院挂号准备查体的市民刘女士则表示,自己已患有心血管疾病多年,到了冬季气温骤降或者寒潮来临的时候,也会感觉全身不适。

    早睡晚起,安稳精神

    “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季节和天气变化有关。”对此,莱西市中医医院兰院长表示,严冬是流感、麻疹、白喉、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可以采用大青叶、板蓝根等中药预防。同时,冷空气刺激也会使得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发作。如果气温骤降或者寒潮来临,还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因此,在冬季,一定要适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温,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为‘藏’。”兰院长说,冬季作为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在起居调养方面,宜早睡晚起,最好等待日出以后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扰动阳气。在情志调节方面,首先要精神安稳,使神藏于内;其次要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

    “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据兰院长介绍,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可以通过多晒太阳,延长光照时间等天然疗法来调养情绪,预防失调症的产生。

    食补并进,加强锻炼

    与此同时,兰院长建议,冬季脾胃功能健旺,是营养物质易于蓄积的最佳时机。饮食调养方面,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适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比如羊肉、鸡肉、鹿肉等已达温阳则阴不穷。对于素体阴亏者,宜进食养阴滋液之品,如阿胶、兔肉、鳖肉、木耳、银耳等,使阴阳协调平和,生化无穷。从饮食五味与脏腑的关系而言,冬季是肾主令之时,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所以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固肾气。

    此外,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虽寒,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因为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后,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增加身体产生热量,有益健康。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霾中锻炼。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