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8 12:0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许嘉璐认为,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健康与养生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中医正在迎来“春”的消息。但让中医真正成为医疗系统的主体,让中医治病救人、强身健体的作用被广泛认同并实践,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中医药的数量与质量需要的保障。其次,中医药养生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再次,需要在中医养生方面开展引导性、公益性的工作。当社会大众更深地认识中医,才能更好地享受中医。这样一个中医养生之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希望有一批深刻领悟中华文化、抱着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谋福利的信仰的医者不断努力,促进中医养生真正春天的到来。
品格上,中华民族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西方文化的核心则是二元对立论,是封闭、排他的。希伯来文化的宗教,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以及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一神”意味着是排他而非包容的,是拒绝对话而非相互学习的。这种基本理念带来了西方历史上多次的种族屠杀与宗教战争,也形成了以对抗疗法为核心西医理念。可以看到,西方的开放仅仅在于商品流通层面,在精神领域却极端封闭。反观东方,中华民族开放的品格不仅带来了儒释道之间的融合,也形成多种宗教并存于中土而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的奇迹,并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辩论中得到丰富,使得中国哲学站到了全世界哲学的顶峰,也让中医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站在全世界医学的顶峰。文化的本质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之间必然产生碰撞,但具有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品格,才能在碰撞中相互学习,吸纳对方优点,产生文化发展的外动力。民族内部各亚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内动力。源源不竭的内外动力,使得中华文化成为几千年来唯一没有断绝的古老文明。遗憾的是,自明代中叶到清末,中国经历了短时间的封闭,造成了中华文化的衰败,以及中医的衰落。可喜的是,今天我们在“天府之国”成都举办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并有如此多的各界人士从始至终地参与论坛,是“国兴医将兴”的先兆。 许嘉璐在发言中指出,中医养生学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的缩影,国运与医运密切相关。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医养生学的兴衰与国家的兴衰有内在关联,国强则医强,国衰则医衰,国兴则医兴。国力强大、社会稳定,可以为医学的进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医学的兴盛也为造就一个兴旺的时代提供重要前提保障。今天社会各界有如此众多的人士参加本次的论坛,特别是许多年轻的学生来关注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兴旺与中医兴旺的前兆。我们的中国梦,是切切实实的,是千千万万人的梦想汇集起来的,这将构成一种信仰的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中医药之梦,养生之梦的根本动力。
曹洪欣在闭幕式上对论坛整体情况作出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题鲜明,交流深入;专家荟萃,会风严谨,体现了学术和科普的结合,学术和文化的结合。此外,本次论坛主要收获有三方面。第一,促进社会对养生的认识不断深入。第二,让民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医养生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第三,对养生领域的进一步拓宽有了更深的认识。期待通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规范中医养生与健康服务业,让中医的先进理念在养生中发挥实际作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医养生与养生文化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