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4 11:5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妊娠期——避免各种不利因素 2.要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和思虑过度。
中医认为,常见的月经病均与肝的调节失常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肝有疏泄功能,能够调畅全身气机。肝喜条达,在志为怒,无论大怒还是郁怒不解,都易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出现月经量少、推迟或者痛经等症状。因此,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生气或是抑郁。 女性因时养生 (二十一)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49岁左右,因肾气衰退而致“五脏皆衰”,维持月经的“天癸”衰竭,月经断绝,进入了更年期。 35岁以后,三阳经脉开始衰败,女子出现面容憔悴、脱发、白发等衰老现象。 中医认为,肾气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决定着人体的盛衰变化和繁衍续断。肾气的盛衰有其自然的节律,女子以7岁为一个节律阶段。 3.要节制房事,保持外阴清洁。
妊娠期要着重预防外感六淫、情志内伤、房事不节、劳逸过度、跌仆闪挫、素体虚弱等多种不利因素。 本次解读的是《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第21、26条。 1.孕妇不能贪寒或取暖太过,以免感染外邪致病。 21岁到28岁,肾气逐渐充沛,智力和体力逐渐成熟,身心状态达到高峰,将经历妊娠期和哺乳期。 14岁肾气充盈,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相当于性激素)的物质,促使“月事以时下”,产生月经初潮,具备了繁衍生殖的能力。 因此,女性应根据不同的生理周期及生理特点,采取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 7岁时肾气开始充盛,出现“齿更发长”等生理变化。 (二十六)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4.要避免过劳、登高、负重以及剧烈运动,尤其要防止摔倒、挫伤等。 月经期——避免肝气郁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