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 12:1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记者从5月26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华东区域药店发展峰会暨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第三届年会上获悉,随着中药传承服务基地落户和开展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智能系统(MTM)试点,我省慢病管理将开启智能模式,中医养生服务将逐渐向药房延伸。 在一个茶几造型的患者交互屏上,患者只要将身份证一扫,就可以建立自己慢病档案,档案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尤其是疾病和用药信息。平时吃的药,只需要扫一下药盒,屏幕就通过趣味性极强的动漫手段,展示这一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等。已经建立档案的患者,今后通过任何一台交互机都可以用身份证扫描查询到自己的档案数据。除了这个交互屏,这套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智能系统还有微信自动随访机器人,24小时在线,回答患者关于慢病的问题,机器人还会自动找患者聊天进行随访管理。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其中,一半慢性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据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邵旭东介绍,慢病管理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拥有慢病服务能力的药房,但由于基层社区医师和药房执业药师匮乏,慢病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去年开始,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智能系统开始引入安徽,目前安徽已成为该项目试点的重点省份。“慢病病人去医院排队拿药很不方便,他们重复用药是一致的,通过这种智能化的技术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这个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弥补了医院不能及时跟进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的不足”,邵旭东说。 今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正式施行。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会长周双才表示,这部法律实施后将为药房从事中医保健服务提供法律保障。他还透露,国家级中药传承服务基地将落户安徽,通过培训药房的中医执业药师,借助药房的点多面广,可将中医养生服务向纵深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