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21:0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一豆多吃打造特色美食 据了解,黑豆有抗衰老的功效,称之为“豆中之王”,经常食用除了有美容养颜功效,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老年人而言,能软化血管、降三高。为此他也推出了黑豆系列美食:黑豆磨粉泡水饮用,有补血补气的功效;纯度十足的原味黑豆豆浆;能够促进肠胃蠕动的豆腐脑;值得一提的是做豆腐所剩余的豆腐渣也能做成美食:土捞叶豆腐渣,用石山昌道村独有的土捞叶与豆腐渣捏成丸子状,可煎炸蒸煮而食用。酸菜豆腐渣煲,采用传统农家腌制酸菜,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的豆腐都是提前预定的,每天限量200斤,品质绝对有保障,还非常畅销。”陈有才的妻子笑着说,随着订单农业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推广,“嗅觉”敏感地陈有才也迅速搭上了这一平台的快车。村民李阿婆激动地说:“黑豆是海南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以前最多只能卖五、六块钱一斤,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的黑豆可以卖到50块钱一斤。”之前昌道村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甘蔗、木薯、地瓜、荔枝、黄皮为主,昌道村石多地少的自然环境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现在却是“点石成金”,围绕着火山石,昌道村人全力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目前金银花产业也逐渐成形,铺就了具有昌道村特色的“金银路”。 昌道村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绿色农业等旅游资源,结合自然风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配套建设好乡村道路,加快村庄改造。抓住全省全域旅游试点的良机,打造昌道村全域旅游特色。开启昌道美景+美食的全域旅游模式,大力推广昌道村黑豆腐,提高了黑豆腐的品牌影响力。不仅扩宽销路,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像这样回村工作的年轻人并不少”,昌道村村民小组长王汉国介绍,这几年回村的年轻人就有十几个,他们目前主要是借助政府搭建“互联网+农业”的销售平台创业。他们的回来,不仅是带回来了先进的技术,更是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昌道村的全域旅游注入新鲜活力。 来到昌道村,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传统手工艺制作的黑豆腐了,传统手工艺人陈有才向记者介绍,黑豆腐的制作过程完全是按照传统手工制作,对手工技艺要求很高。首先从原料选择上,一定是选用昌道村种植的黑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种植出来的黑豆品质有保证,做豆腐所用的水也是昌道村百年古井里的井水,干净透彻、口感清甜。制作豆腐首先要将黑豆脱壳、加水浸泡半个小时之后进行打磨,加入开水并挤压多余水分,过滤出渣滓,再放入锅中煮至沸腾,其中加入少量的石膏和盐,捞出后进行定型和脱模即可。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石山黑豆腐,豆香沁人心脾、口感软嫩细腻、入口Q弹丝滑。吃法多样化,可放清水内煮熟后直接蘸酱料吃,也可清炒或涮火锅,风味十足。 陈有才表示,除了黑豆系列美食,昌道村还有乳羊、野菜、石山粉、农家自酿黄皮酒也不容错过。 近年来,昌道村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建了灯光球场,硬化了文化广场,新建了互联网+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活动中心,大刀阔斧的进行村容村貌大改造,使得古村换新颜,整个村庄的村容村貌美丽大方、整洁秀丽。 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中新网海南9月14日电(吴彭保 陈创淼 孙宜妃)陈有才在自家的老房子里开了一家农家乐,一家7口老老小小每天都忙碌得不行。“现在每天都有客人慕名而来,都说我们这里的黑豆腐好吃。”陈有才的大女儿边挑拣豆腐边抬起头,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汗珠,她笑着说,“以前在城里打工,又辛苦又没几个钱,回家帮忙创业,感觉真的很好。” 据了解,秀英区搭建的“互联网+农业”平台,让这个火山口脚下近千年的昌道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随处可见的火山石垒砌的老房子、火山石铺就的村巷参天古树都在向游客讲述着昌道村的传奇故事。同时,在这浓浓的火山文化沉淀的氛围里,塑造了昌道村村民淳朴、好客的性格。王汉国笑着说:“我们这里处处都是美景,家家都有美食,我们欢迎各地游客到昌道村体验古村探幽,品尝古村美食。” 王汉国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们全力打造具有火山特色的美食品牌,下一步,昌道村还将进一步升级生产栈道,美化乡村面貌,建好雅趣学堂和游客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到昌道村的游客们服务。 “这里的黑土种植出来的黑豆富含硒元素,非常有益健康。”陈有才自豪的说。昌道村人因地制宜做足了黑豆“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