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4 19:3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老人们不知道怎么养生,就说春天吃什么,夏天吃什么,现在我们宣传也是这样。对不对呢?对。但是有些东西忘记了一个根本,中国人讲的饮食不单单讲的成份论,讲的是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忘了文化二字。所以在我们养生里一定讲养生文化,不是单纯吃什么,或者喝什么,不是什么季节穿什么。而是应该讲讲文化,多学习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学透了有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最后,我想讲讲中医对于人体健康的看法。 第三个概念,是康复了以后不会复发。这三个联合起来才是中医“治未病”的观念。 现在我们对于养生来讲,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医养结合,我们现代人追求健康地老,而不是让他仅仅活着。因此,我们现在对于很多疑难疾病的治疗不是治愈,而是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几个概念问题一定要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来衡量,不要完全用西方的。所以我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就体现在中医上,体现在养生上。 第二个概念,如果我们病的不重,那是因为我们经过了保健。为什么现在强调保健呢,因为保健就是一种预防。如果能预防,做到了不得病,确实更好;如果预防不了,那么平常的保健做好了的话,即使得病也不会重。 再次,关于养生的问题。我们要在年轻人当中推广中医的养生知识。这样才能够防老,不能等到老了再去治疗或者预防,来不及。我们以前说老年人64岁以后应该养生,但是根据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很多疾病正在年轻化,本来应该老年人得的,现在年轻人就开始得了,所以我们养生也要放低年龄,不能等到六七十岁再去养生。男女在中医养生中也是不一样的,生理不一样,成熟年龄不一样,女同志以7为阶段,14来例假,49断例假,男同志以8为阶段,16岁代表性成熟,而且身体健康生育年龄男的32岁,24岁-32岁这中间最好,女同志21岁-28岁最好,所以,女生过了28岁就应该注意补血,男性过了32岁就应该注重补肾,这也就是中医常说的男补肾,女补血,补的进才能守得住。同样,养生也不能太早,有好多人问现在得养生,我这孩子8岁了,您看吃点什么好?我的回答是,吃什么都不好,不到养生年龄,就像田里的幼苗,本身没成熟就给化肥烧死了。 我们讲养生的意思不是靠看大夫吃药,而是靠平时年轻时代就如何调整自己科学的生活,要保养自己,到老年病少。不保养自己,到年纪大了,光靠治疗是治不好的。 第一,中医认为人体需要平衡,而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人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就有变化了,所以很多老年人七八十岁,血糖稍微高一点点,血压高了一点,我认为是不需要治疗的。因为这个年龄,很多都血管都硬化了,如果血压不高一点的话,反而供血不足,别为了治一个病又产生一个病。 外国人经常想从草里提出激素,例如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引着外国人研究中药。但是外国人忘记了屠呦呦的青蒿素,是中药有一个方子为基础研究而来的,而不是某种单纯的植物。所以,我们发展我们自己的路,要研究成份就研究有特色的中药的成份。 第二,治疗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治疗。人在没有病的时候,吃药多了也是病。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少吃药,从生活当中调理,从心态当中调理,这也是“治未病”这样一个理念。 其次,关于中西医相互学习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是个好大夫?吴阶平说的很简单,他说一个大夫,能够把病人心理功能发挥出来就能治好病,心理功能发挥不出来多高技术治不好病,大夫应该让病人信任你。中医不老不能成事,我们老师都九十多岁、一百岁。第一届国医大师没有80岁以下的,都90多岁了,即使体力精力都顾不上了。这就是因为,因为年纪大,才让患者信任他们,我想扭转人们这个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