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2 12:1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渴了却不愿喝水,就想喝点饮料,简直有点嗜糖成性。”过度饮用含糖碳酸饮料,让宋康产生了某种依赖感。不分寒暑,这样喝了两年后,在一次公司的例行体检中,宋康被检出空腹血糖已经超过20毫摩尔/升,远高于标准值3.9毫摩尔/升-6.1毫摩尔/升,医生直接建议住院。 “现在最担心的是儿童青少年,根据我们调查,城市里,无论是频度还是摄入量,都已经变成常见的行为了。”马冠生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WHO建议,在饮食和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财政政策中,提高含糖饮料的税率,零售价提升至20%或更高,这能最有效地抑制含糖饮料的消费,从而减少整体的糖摄入量。 2015年中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过多饮用含糖饮料被普遍认为可能与龋齿有关。 不过,作为解决非传染性疾病的高负担战略的一部分,原卫计委在2017年印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倡导减盐、减油、减糖。其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根据《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数据,2008年中国儿童的含糖饮料消费每天715毫升,与1998年的329毫升/天相比,增长了一倍多。
高糖分饮食成甜蜜陷阱,征收“糖税”或能控糖? 人的饮食选择不是独立的,销售行业的作用不容低估,政府应提早采取综合措施控糖,一旦发展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控制起来将很难。 WHO强烈建议将所有年龄组中的糖摄入量减少到总能量摄入量的10%,最好低于5%。这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不超过通常饮用的一份(至少250毫升)含糖饮料。 甜蜜的负担科学家早已证实含糖饮料会增加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等的风险。与水果中的糖分不同,饮料和食品中的“甜蜜”更有可能为健康带来负担。 想当年,宋康可是百无禁忌,南北通吃,尤爱喝饮料。早上买一大桶2升装的可乐拎到办公室,足够喝一天,基本不再喝水了。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