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养生观该升级了

2019-02-28 12:1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市场信息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综合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邮发代号21-13。个性张扬,独树一帜,信息量大,实用性强,传播面广,发行遍及全国
正阳门下演员表 家教小故事 海贼王h 悲伤逆流成河番外 麻生希番号 泷泽萝拉番号 微淘是什么

你的养生观该升级了

市场信息网   2019-02-15 08:56:53   来源: 人民网-生命时报   评论:

  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研究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郑爱民

  在猪年春晚上,小品《儿子来了》让观众捧腹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社会问题。蔡明和潘长江扮演的老两口为能长命百岁,在“骗子”葛优的忽悠下,花了省吃俭用攒下的重金买下伪劣“养生床垫”,哪怕是在警察和朋友的提醒下,仍然执迷不悟,被骗得团团转。演出结束后,潘长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品取材于葛优的真实经历。老年朋友都希望自己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少给子女添麻烦,骗子们正是抓住并利用了他们的这个心理,极尽可能地哄骗老人。

  美国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朱迪亚·珀尔,在2018年出版的新书《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一书中,将人的判断力分成几个层级。我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临床和生活思考,将国人的养生观念从低到高分为了五级。大家不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养生观念处于什么水平,如果你是容易上当受骗的那群人,就该升级了。

第一级:相信昂贵的、稀罕的、祖传的就是有效的

  这是最低级的养生判断力。实际上,“贵的”真不等于“有效的”。举例来说,燕窝自明代传入我国以来,被赋予了美容养颜的功效,受到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喜爱,成为深入人心的“滋补佳品”,直到今天仍然价格不菲。但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燕窝只是几种金丝燕在筑巢时分泌的唾液和绒羽的混合物,所含营养成分根本无法支撑它的高昂价格和“神奇功效”。即使自我感觉有效,也是高昂价格、民间传说和广告营销带来的心理安慰。

  再举一个例子。在我国,海参被认为能“大补”,备受追捧,价格也很昂贵。海参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按补充蛋白质的性价比来说,鸡蛋、瘦肉、牛奶、豆腐都远高于它。有关海参“治疗癌症、关节炎和其他炎性疾病”的说法,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生活中还有诸多类似的食品和保健品,享用昂贵的它们或许可以带来优越感,却未必有效,到头来不过是自我蒙蔽罢了。

  “祖传”二字也有迷惑性,轻信往往吃亏。近年来,媒体报道了诸多此类事件:号称“神医”实为“神棍”,不是中医师,没经过系统培训,就敢治病开方;自学一点中医知识,就敢声称“祖传”,招摇撞骗。患者期望一位“神医”、一种“祖传”药物或技术,能把病治愈,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大家应该保持理性,牢记任何疗法都有适应证和禁忌证,一再夸大疗效和适宜范围,就值得怀疑了。

第二级:相信熟人的体验

  如果你容易相信“熟人吃了某保健品/中药/偏方有效,那它就是有效的”,你就属于第二级。

  举例来说,邻居最近吃了一款保健品,觉得身体变好了。可能是那些天他身体偶然不好,不吃保健品也会逐渐恢复,吃保健品和恢复是巧合;也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即虽然接受无效的治疗,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使症状得到缓解。所以,个人体验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还得看大多数人吃后有没有效,以及有没有害。

  有时,就连自己的亲身体验都不能轻信。古代一些帝王为了延年益寿,大肆服用丹药,会有身体发热、精力提升的感觉,认为丹药确实有效。殊不知,这可能是轻度中毒的反应,有些帝王反倒因此而死。

  遇到健康困惑时,周围人可能纷纷提出各种建议,大多是出于好心,但绝大多数都是垃圾信息,反而让你面临分辨真假信息的压力。寻求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时,建议多咨询几位可信的医生,不要盲目信任一位专家,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越多,越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去尝试各种偏方和不正规的实验疗法。

第三级:相信人群研究

  以上两个层级几乎覆盖了多数国人,第三级的养生判断力开始具备“科学光环”,处于这一层级的人相信人群研究。

  举例来说,某企业委托某大学进行一项研究,经过对数万人的跟踪调查发现,每天服用冬虫夏草的成年人,健康状况好于普通人群,进而得出结论:冬虫夏草能促进成年人的健康。拥有第三级养生判断力的人认为,这一结论基于大样本量研究,非常可信。但实际上,研究本身经不起推敲。

  我们不妨梳理一番。冬虫夏草卖得很贵,吃得起它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的人。这些人的医疗保障、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都比普通人和穷人要好,他们的身体状况本就可能更好。冬虫夏草能否促进成年人的健康,还受其他多种干扰因素影响。而处于第三级判断力的人往往轻信这一很有欺骗性的结论,甚至被人利用而不自知。实际上,当前科学界对冬虫夏草的普遍观点是:它不含特有活性成分,抗癌作用也是子虚乌有,长期食用可能摄入过量的重金属砷,存在健康风险。

  人群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很多人的行为。2012年,某省政府部门发布的“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得出“经常体育锻炼和不经常体育锻炼都能长寿”的结论,依据是:问及百岁老人过去是否经常体育锻炼时,34.7%肯定回答,65.3%否定回答。但仔细一看,这些百岁老人中,67.9%在农村,60岁以前74.5%从事农林副渔职业,他们即使没有“体育锻炼”,但“体力劳动”几乎难以避免,而“体力劳动”何尝不是“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呢?调查严谨性、数据可信性让人存疑。这一不太靠谱的结论在传播中,被提炼成“锻炼不重要”的说法,给大众制造了困惑。

  因此,当你看到一个研究结论,特别是刷新认知的结论时,最好不要轻信,看看研究方法是否科学、逻辑是否正确,再来决定你的态度。

第四级:控制干扰因素

  经过前三级的考验,99%的国人已经“沦陷”。第四级养生判断力必须考虑到干扰因素。举例来说,A代表“锻炼身体”,B代表“身体健康”,C代表“年龄”。若要证明“锻炼身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就得考虑年龄因素。因为年轻人更爱锻炼身体,年轻人的身体也更健康。当你观察到“爱锻炼身体的人更健康”这一现象时,你无法判断到底是A导致了B,还是因为C同时影响了A和B。统计学上,把C叫做“干扰因素”。不考虑C就贸然说“锻炼身体能促进身体健康”是错误的。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