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藍皮書|老人抑郁焦慮常說身體不適

2019-03-12 16:1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指出,針對我國老年人的調查發現,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使用心理衛生自評量表(SCL-90)的調查結果顯示,心
凶相毕露的意思 汹涌澎湃的意思 虚无缥缈的意思 徐庶进曹营 学贯中西的意思 血性男儿 寻花问柳 呀打一成语 哑巴吃黄连 哑然失笑的意思

原標題:心理健康藍皮書|老人抑郁焦慮常說身體不適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指出,針對我國老年人的調查發現,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使用心理衛生自評量表(SCL-90)的調查結果顯示,心理健康正常者佔11.9%,低分者(臨界組)佔79.6%,高分者(心理疾病組)佔8.5%,我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理想。在眾多的問題中以抑郁和焦慮最為突出。空巢老人群體更是面臨更大的心理健康風險。

  老人抑郁常訴諸身體不適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提到,就抑郁而言,大量的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抑郁檢出率在15%以上,一些調查發現城市老年人的抑郁症狀檢出率高達39.86%。

  北京回龍觀醫院宋崇升:老年人易得抑郁症多是因為離退休后,從繁忙工作、重大責任中解脫,變得整日無所事事,如果沒有業余愛好,不介入適當社區活動,可能日子會過得很郁悶;以前兒女成群,歡聚一堂,現在子女長大離家而去,或遇上父母去世或喪偶,感情上容易承受不了打擊,抑郁成疾;以前照顧父母、子女,現在年老體弱成了被照顧的對象,如子女忽略照顧或不孝順,覺得自己是多余的人而抑郁寡歡;部分親朋好友相繼去世,聯想自己在世上之日也不會很長,抑郁之情可能油然而生;如果再加上年老體弱、慢性疾病纏身或經濟拮據等,抑郁更會應運而生。

  臨床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會訴說各種身體不適,如厭食、腹部不適、便秘、體重減輕、胸悶、喉部堵塞感、頭痛、頭暈、頸背疼痛、失眠、周身乏力、心血管症狀等,這些症狀會誤導醫生進行大量的內科檢查,容易延誤病情;他們還會沒有緣由的不安、茫然、焦慮恐懼、終日擔心自己和家庭將遭遇不幸,將大禍臨頭,嚴重時搓手頓足,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喋喋不休,經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等等。

  建議:

  及早發現老年抑郁症,可以問自己四個問題:最近一星期您是否-喪失了很多的興趣和愛好?最近一星期您是否無故感到疲倦乏力?最近一星期您是否擔心什麼不幸的事情發生?最近一星期您是否大部分時間感到不開心?

  如果老人有三個及以上的問題回答“是”,就要警惕其患老年抑郁症的可能。此時,最好能到專科門診咨詢或就診,進一步明確是否患了老年抑郁症。

  老人焦慮不會說“我很緊張、很擔心”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指出,2002年的研究顯示有11.51%的老年人有焦慮症狀,2006年的研究顯示有20.93%的老年人存在焦慮症狀,而201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22.02%的老年人有焦慮症狀。

  北師大老年心理實驗室李淵柏:經歷過大風大雨了,老了還會得焦慮症?是的。老年焦慮症存在客觀的誘發因素,比如對死亡的恐懼、對身體日益衰弱的擔憂、對生活環境改變的不適應等;老人焦慮是不會說“我很緊張,很擔心”等,而是用“我感到難受,身體不舒服”等句子來表達焦慮情緒。

  而且,老年焦慮症患者常伴有各種慢性軀體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並服用多種藥物,慢性軀體疾病和藥物的長期服用均可影響焦慮症的發生和治療,甚至許多疾病和藥物本身就可引起焦慮。

  建議:

  《家人對老年人焦慮失調的心理進行疏導時,首先要讓老年人能感到被深深地理解和接納,並設身處地體驗其內心世界,更准確地掌握老人表達的信息;要讓老人認識到過分的擔心和恐懼隻能加速衰老的過程,老年人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寬,凡事想得開,適時調整心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當老人感到緊張恐懼、心煩意亂、坐臥不安時,可以讓老人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定期走親訪友、經常與老同事、老朋友和老同學保持聯系、聊天談心等來消除焦慮;也可以用用全身放鬆法,端坐不動,閉上雙眼,先讓頭、頸部放鬆,再讓四肢、手指、腳趾放鬆,運用意識的力量使全身放鬆。處於“鬆”與“靜”的狀態中,隨著周身的放鬆,焦慮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緩。

  如焦慮過於嚴重,可選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但要在醫囑下進行。

  到2030年,老人空巢率將達到90%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指出,在19982008年的11年間,我國老年人的孤獨感也在呈現增長的趨勢,還有研究發現19952011年,我國老年人孤獨的水平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明顯。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國60歲及以上老人的家庭戶中,空巢老人戶數超過32.6%。而預計到2030年空巢率將達到90%。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張璐璐:“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聊天靠電話,相伴有隻狗。”這四句話,是目前眾多空巢老人的真實“素描”空巢老人缺乏子女關愛最容易導致抑郁和焦慮,一是因為生理因素,在人體正常的老化過程中,老年人體內的器官、系統功能退化,往往出現腦萎縮、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生理疾病,而這些生理疾病容易導致老年人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方面的問題。

  二是心理因素,老年人對生活的動機和需求與其他年齡段的人士不一樣。例如,大部分中年人對生活的需求表現為希望自己的事業得到他人的認可;而老年人的動機只是希望得到家人的關懷。對於空巢老人而言,由於子女長期外出打工,這方面的心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從而產生一種孤獨感和被遺棄感。

  建議:

  如果發現家裡的老人出現情緒異常或總訴說軀體不適感,應及時帶他到醫院檢查,進行系統治療。首先是系統的藥物治療,通過藥物治療控制抑郁、焦慮症狀,緩解患者負性的情緒體驗,改善睡眠;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親友的關心,作為家人,需要營造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讓老人感受到家人對他的尊重和關愛,讓他們覺得家人還是需要他的,這樣才能讓他們的價值感得以體現;老年人自身也需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拓寬社交圈子。

(責編:焦隆、周婉婷)

 

精彩圖集

視頻新聞

熱點排行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