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行动”后,保健品行业会更好吗?(2)

2019-05-20 12:0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2005年,雅芳获得第一张直销牌照,直销产业在中国合法化发展了十余年。在这之前,中国的直销都叫传销。南京大学中国直销研究中心副主任董伊人告诉《新民周刊》,在国外,直销和传销的英文单词都是direct selling,
噬血狂袭第二季 闪耀 be with you high school dxd 水枪版合金弹头 天下财经 www.newone.com.cn

  2005年,雅芳获得第一张直销牌照,直销产业在中国合法化发展了十余年。在这之前,中国的直销都叫传销。南京大学中国直销研究中心副主任董伊人告诉《新民周刊》,在国外,直销和传销的英文单词都是direct selling,传销本来的意思,是通过口传的方式促进销售(跳过中间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并没有什么贬义的性质。

  但在国内,由于改革开放后国外的直销企业纷纷进驻中国,本地的企业看到商机也都纷纷效仿,直销制度的变种——“老鼠会”,开始大行其道。对这一模式来说,产品和服务已经并不重要,如何“拉人头”发展下家才是王道。1994年,以“老鼠会”手段传销珠宝饰品的红安聚富东窗事发;1997年,以兴田、爽安康为代表的企业大打“传销赚钱”的口号洗脑民众,加之大批非法传销公司推行老鼠会制度,非法传销太过猖獗——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规定“一律立即停止传销经营活动”,传销企业一夜入冬。

  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出台。相关条例的出台为直销行业提供了行为规范,然而,直销公司的问题发生率,似乎仍有些偏高。

  根据原国家工商总局官网于2017年11月公布的《直销企业分级分类监管课题调研报告》,对直销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的调查中,监管部门认为排在前三位的问题依次为“虚假宣传、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从事传销活动”,违法行为发生比例分别是88.9%、50%、44.4%。其中,大批直销公司从事“保健”业务,占比接近九成——

  根据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发布的《2017年度直销企业发展及监管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的直销市场中,化妆品占所有直销产品的75.38%,保健食品占16.11%。直销产品种类少、产品集中、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

  为什么直销在这两个行业扎堆?有专家认为,化妆品与保健品有两个共同特点:都是心理消费、毛利率都极其高。这就意味着这些产品适合直销销售,企业多宣传效果,容易获取暴利。

  而直销行业之所以乱象频出,董伊人向《新民周刊》道出了他的分析:一方面是目前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对直销的界定与国际上并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内部不规范发展。

  在国内,直销和传销的“行为特征”明确:1.直销是合法经营行为,以“单层次”为主要特征;2.传销是非法经营行为,以“拉人头”、“入门费”、“多层次”、“团队计酬”为主要特征。“但在国外,多层次直销是国际直销企业通行的做法,如果这种方式被禁止,直销对企业和直销人员就失去了吸引力,几乎没有一家直销企业会为了单层次直销而申请牌照。”

(直销牌照成为给部分企业传销的合法外衣。  漫画/崔泓)


  “其实,目前在中国的拿牌直销企业,几乎都给直销员多层次的团队计酬,只不过方法比较巧妙。但如果一个行业,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违规,那么是不是从某种角度来说,相关的管理文件出现了问题呢?”董伊人认为,直销和传销真正的区分,应该在于是否有产品,销售产品的目的是否单纯,“如果一家直销企业实实在在以产品销售为导向,重视产品和消费者体验,那么这家公司无论是否有牌照,都是没有问题的。”

  在他看来,直销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销售模式,直销人员可以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和体验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化妆品和保健品的行业中特别适用。如果客户对这个产品感兴趣,那么他也可以角色转换,成为推广这个产品的人,“当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鼓励销售人员投入很大一笔钱来做这个生意,如果一家企业,通过夸大宣传的方式,给他一种一夜暴富的期许,或者鼓励他以发展下线、拉人头,那么这家企业就是有问题的。”

  “其实直销的原理和机制在我们当下应用是很广泛的。”董伊人向记者提到,现在流行的社交电商,有些网红KOL(关键意见领袖)会在自己的直播/视频下方添加一个商品的购物链接,其中有一些链接是包含提成性质的,“如果消费者用了觉得好,他也可以生成这样的链接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这就是直销原理应用在生活中的案例。”


  行动即将收官,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成共识


  直销本无好坏,那么对其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董伊人看来,对于直销行业的百日行动,一定会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得更为健康。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则是之后的重点。

  事实上,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已成共识。

  从长远角度看,要真正实现保健品市场的“风清气正”,还需要从长计议,多在机制、制度方面发力,建立一个有执行力保障的有效监管系统。有专家提出,目前保健品直销行业的“病”并不是发现不了、治不了。只要监管随时保持警醒,相关问题并不难查处。

  “就行业现状看,对于保健品直销业的治理,重点还是应该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牌照发放与常规监管的关系。直销产品的备案、审批,应该有更高、更严的执行标准。此外,直销牌照的发放问题上,既要探索直销牌照的退出机制,也有必要强化审批权与监管权的对接。”

  对此,相关部门也在赴各地开展督导工作时多次表态:要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不搞运动式执法,要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因此,希望重拳出击之后,保健品市场能够真正实现善治。

  3月11日上午,张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再次回应了关于保健品宣传的问题。他说,保健品宣传效果的欺骗性比较大,整治工作取证难、认定难,整治起来难度比较大。“百日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但“我想不应该局限于百日,必须长期进行,同时要加强科普宣传,要改革现在的保健品注册制度,更多由企业自我声明、自我承诺,实事求是”。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