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健康提示:饮食有节,早卧晚起,心态平和

2019-05-26 15:3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原标题】春节健康提示:饮食有节,早卧晚起,心态平和春节是阖家欢聚的好日子,在这个节日里,亲朋好友聚会,免不了推杯换盏,彻夜欢娱。春节期间也是心脑血管
someone like you 偶像活动第一季 历史之家书库吧 永丰新闻 情感语录 beautiful girl 只有神知道的世界 恶魔高校d×d

春节期间,尤其夜间,精彩节目很多,不少人熬夜,甚至通宵达旦,对个人身体是一种挑战,同时长期处于空气污浊的环境中,也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平日里就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效预防脑溢血、中风、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急危重症。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完全吸收,乙醇进入体内,被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氧化成乙醛。乙醛毒性很强,可以致癌。如果饮酒过量,加上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不强,就容易产生中毒。成人每小时可清除乙醇7克,虽然血乙醇浓度升高程度受个人耐受性的影响,但血液乙醇致死浓度并无差异,一般为87-152mmol/L。

临近年关,应酬增加,加之年终加班的忙碌,肝脏本已超负荷工作,再到春节彻底地放纵,兴之所致,杯杯畅饮,饮酒的量超过肝脏处理的能力时,导致肝脏生化功能失衡,甚至引发酒精中毒、消化道出血等重症。

早餐不可忽略。节日期间切不要偷懒,一觉到中午,醒来之后面对的就是中餐,肠胃负担太重,一顿丰富的早餐可以让我们一天内对食物有更好的节制力。

春节期间饮食,坚持以下原则:

空腹时,睡前浴前不宜饮酒,饮酒前可以喝杯牛奶,减少酒精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减缓吸收速度。喝酒时不要过快过猛,慢慢喝,给身体充分时间去分解体内的乙醇;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和豆制品,其中含维生素、抗氧化剂和卵磷脂可保护肝脏;多饮水白开水、淡茶、果汁帮助利尿。

少饮莫贪杯

【原标题】春节健康提示:饮食有节,早卧晚起,心态平和

欢度新年,走亲访友,亲友间欢聚活动丰富,特别在牌桌、麻将桌上,加之酒足饭饱,兴奋过度、情绪过激,容易刺激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尽量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以相对平静的心态,迎接亲友团聚时刻。(方泓)

春节是阖家欢聚的好日子,在这个节日里,亲朋好友聚会,免不了推杯换盏,彻夜欢娱。春节期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高发期,如果为了一时尽兴不加节制,很容易引起上述疾病。针对春节高发疾病,以下健康小贴士推荐给大家:

另外,酒桌上一类人一喝酒就“上脸”,喝酒脸红不是酒精导致的,是酒精分解后的乙醛引起的。喝酒脸红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偏少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以致乙醛而不能代谢,所以脸红的人更不能喝酒。

主食要“三化”。简单化,节日饮食中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不要用点心代替主食;定量化,节日菜肴丰盛,主食摄入量相对不足,应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日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杂粮化,燕麦、大麦、荞麦、玉米等。可以补充膳食纤维。

睡眠是维持生命正常活动必需的一种生理需要,就中医而言,春节也是冬春交替之际,气温较低,阳气虽逐渐升发,但阴气仍盛,人的睡眠时间适时延长。“早卧晚起,以待阳光”,早睡为以养护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可顾护阴气,避严寒,保温暖。

节日期间频繁的走亲访友,打破了平时的饮食规律,餐桌菜肴又特别丰盛,顿顿鱼肉荤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为主,“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严重者更是胃痛、腹泻、腹痛,甚至引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胃出血等急性病。

山楂健胃消食,善于消肉食积滞,很适合春节期间因肉食过多而食积不化、胃脘饱胀等症状。不要购买山楂糕、山楂条此类含有大量糖分的零食代替,取山楂片泡水服即可。橘皮也是理气和胃、健脾助运的好食材,生活中常见,同样泡水服用即可。

素食不可少。素食不仅可以调节肠胃功能,也能调节情绪,高纤维类食品对人体的消化功能最有帮助,首选蒜薹、芹菜、韭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

调畅情志 平和心境

另外研究证明,过量饮酒者血压、血糖、尿酸和血脂异常风险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患者,节日里切不要放飞自我,还是点到为止,欢聚的同时也要保证身体的无恙。

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人已经强调饮食有节的重要性,任何过激和不足都能使内脏偏性、体质偏颇而致病。比如“味过于酸则伤肝;味过于咸则伤肾;味过于甘则伤脾;味过于苦则伤心;味过于辣则伤肺”,因此调和五味,不嗜食,不暴饮暴食,才能筋脉柔和,气血流通。

过多的荤腥的摄入,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病情的控制不利。最好的预防方法还是自我节制,勿食过饱,荤素搭配,用餐时细嚼慢咽,维持肠胃功能正常运作。

需要强调的是近日有服用药物者,特别是头孢菌素类药物、硝咪唑类药物、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磺胺类等抗生素,禁止饮酒,防止出现“双硫仑反应”。临床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

编辑:谭慧婷

饮食有节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十种蔬菜的错误吃法 小心致病
    • 简单几招 让你跟大黄牙说byebye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