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12:3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外科鼻祖”华佗 ▲颜正华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解读:饮食结构要合理,粗粮也要多吃。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可以加速肠胃蠕动,可以预防肥胖病、高血脂症等。 但粗粮也不能一次吃太多,一次性摄入粗粮过多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肠胃功能弱的人要尤为注意。 朱南孙常被人说“看起来才70岁”。事实也确实如此,除了听力稍有下降,她皮肤、视力、记忆力都不错,血压正常,身材苗条,体重始终保持在50公斤左右。 做法:枣倒在锅底倒满一层,加水没过枣两指到三指,大火煮开,小火炖20分钟。每天早上吃六到八颗吐皮吐核的红枣,喝红枣水。
解读:常梳头发,常揉肚子都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常梳头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常揉肚子也可以帮助消化。 国医大师颜老如今已年逾九旬,仍身体健康,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思维清晰。 解读:养生先养神,养神先养心,养生最重要的是保持心境平和。遇事不生气,生气还是自己吃亏。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生气。 解读:多喝水对保持身体健康大有好处。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多喝水能更好的帮助人新陈代谢, 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要养成不等口渴就喝水的习惯。对于肠胃虚弱的人来说喝水不要大口大口吞咽。
做法:将嫩生姜切成薄片,加糖、醋、酱油后凉拌冷藏,泡饭吃,可以散寒。白萝卜煮汤喝,可以化湿。 西洋参汤,喝了70年 “我记得吃了几个月后,精神开始好转,不再感觉疲劳,这个习惯就保持下来,到现在还坚持每天喝上一碗。”这一坚持,就是70多年。 解读:健康的体魄需要运动,通过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能量,也可以释放我们的压力保持心情的愉悦。 有研究表明:白天运动达到一定量,回家后心情会更好。运动也能很好的提高我们的精气神,老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材料: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 功效:西洋参性平,四季都适合,有滋阴补气之效;枸杞子养肝肾,还能补血、明目。
1、 劳逸结合,重视医药 “药王”孙思邈 颜老早上喝红枣水的习惯坚持了三十年。 3、 发常梳,肚常揉 睡前少喝水,睡后多喝水。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功效:红枣有益气养血,健脾安神的功效。 做法:隔夜煮好即可。早上起来温一下就可以吃了。 很多名老中医年过花甲依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他们往往有一套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食疗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养生食疗方法:
解读:养生要从饮食入手,要做到节制饮食。力戒酒肉厚味,戒烟酒对于预防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1、 常学淡食,宜轻清甜淡之物 做法:姜切片或切丝,然后用醋泡着吃。 萝卜和姜,一年四季常吃 调节精神,内养正气 做法:材料清洗干净,用黄芪浸泡过的水大火煮开,换小火煮40分钟;再放入枸杞煮10分钟。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王老平常最常吃的就是萝卜和嫩姜。 在气候多变的季节,要注意寒暄保摄。尤其是对于体弱的老年人来说,要注意增减衣服,在气温变化之前就做好准备。
“医痴”叶天士 解读:养生要注意饮食,做到少油少盐。清淡饮食,以蒸煮为主要烹饪手段,既能体现食物本来的味道,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食物本身的营养。 降低饮食中对油盐的摄入是对抗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有力武器。健康人一般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运动保健 如今84岁的王永钧,一周仍坚持看四个半天门诊,其余时间在工作室整理临床经验、著书立说、搞学术研究,还在病区会诊疑难病人,工作量一点都不轻松。但是他走起楼梯一步两个台阶,显得很是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