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保健品“上瘾”的年轻人

2020-04-01 12:0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当多数人对保健品的印象还停留在“中老年骗局”时,已经有一批年轻人一头扎进保健品万能的神话。面对吃保健品“上瘾”风潮,年轻人是时候冷静下来,审视狂热背后
上证指数行情 青岛滨海学院正方 刘嘉玲大尺度 永丰县论坛 美艳在线观看无修版ova 四川长虹股票 永丰房地产

澎湃号 > RUC新闻坊

吃保健品“上瘾”的年轻人

2020-03-31 19: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RUC新闻坊

关注

本文为“湃客·有数”栏目独家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吃药!”
早晨八点,林晴的手机按时响起了铃声,屏幕中央赫然写着两个大字,这是她为了“吃药”专门设置的定时提醒。摁掉闹钟,林晴拿出一粒浓缩蔓越莓胶囊、一粒葡萄籽精华片、一袋女性综合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C、矿物质钙&镁&锌、辅酶Q10&维生素E&胡萝卜素、矿物质铁、HTC胶原蛋白各一粒),就着早餐把七粒药丸一股脑吞了下去。
林晴所说的“药”,并不是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后,具有严格适应症和治疗作用的药物,而是保健品。从2014年开始,还在上大二的林晴就拿自己当“试验品”,从胶原蛋白液、叶绿素片到褪黑素、护肝片,她前后吃过不下十种。“早饭可以来不及吃,但保健品必须得吃。”定时闹钟之外,林晴还上了双重保险:随身携带全套保健品,早上忘了吃,中午也能补上。
“已经上瘾了。”林晴大笑着,毫不掩饰对保健品的依赖。
当多数人对保健品的印象还停留在“为中老年打造的骗局”,已经有一批年轻人如同被“洗脑”一般,一头扎进保健品万能的神话。
圈地狂欢:被一键清空的“保健品购物车”
保健品,分为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令年轻人陷入狂热的属于后者,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区又称膳食补充剂。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保健食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阿里大数据显示,2017-2019年天猫双11的国际进口品类销售榜单上,海外膳食营养补充食品连续三年位居第一。而2018年天猫国际近八成消费者为80后和90后,说明年轻人是进口保健食品的消费主力。还是大学生的孟嘉称自己是“冒着破产的风险”,在双11零点准时清空了购物车里的保健品。
以益生菌、维生素C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最畅销

注:统计日期为2019.10.25-2019.11.25。图中数字表示天猫20类保健品销量TOP15商品月销量总和 保健品四大类“营养型”“强化型”“功能型”“机能因子型”分类依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

注:统计日期为2019.10.25-2019.11.25。图中数字表示天猫20类保健品销量TOP15商品月销量总和 保健品四大类“营养型”“强化型”“功能型”“机能因子型”分类依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9年双11前后(10.25-11.25),在天猫网站以保健品20个成分类别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对在售保健品按照月销量进行排序,统计出前15名产品的销量总和与品牌。其中,以益生菌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销量超过75万件,最火爆的单品“益生元冻干粉”月销量超10万件。
年轻人购买保健品主要追求调节全身机体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广泛的养生诉求

注:统计日期为2019.10.25-2019.11.25。图中数字表示天猫20类保健品销量TOP15商品月销量总和

注:统计日期为2019.10.25-2019.11.25。图中数字表示天猫20类保健品销量TOP15商品月销量总和

购物车里装着消费的欲望,也藏着年轻男女的健康秘密。从热销的保健品类中,我们可以窥见年轻人购买保健品的主要诉求。益生菌调理肠胃、维生素C补充营养、酵素加快新陈代谢……调节全身机体的营养型保健品受到广泛喜爱。而热销保健品成分中,仅适用于女性的成分远多于男性,意味着年轻女性拥有更广泛的养生需求。
作为一名精致的“养生女孩”,二十六岁的陶云不仅要吃抗糖丸延缓衰老,还要喝胶原蛋白粉补充皮肤弹性、吃蔓越莓胶囊调理月经……“多的时候,我一天能同时吃八样。”
比起国货,年轻人更青睐进口的保健品

注:样本为2019.10.25-11.25天猫各类保健品月销量TOP15的产品(N=300)

注:样本为2019.10.25-11.25天猫各类保健品月销量TOP15的产品(N=300)

随着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一众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年轻人的“保健品购物车”也体现出国际化趋势。林晴每日服用的六款保健品中,五款为澳洲和日本品牌,仅有一款是国货。年轻消费者对进口商品消费需求的扩大,一方面推动了海外健康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安全性、真伪性和性价比的问题。比起网络上的跨境电商渠道,林晴更愿意通过“人肉代购”的方式,从海外直邮保健品回国,她认为“国内还是卖得太贵了”。
养生焦虑:年轻人依赖保健品的“元凶”
“啤酒加枸杞,可乐配党参。”朋克式养生在网络引起广泛讨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困境:一边享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快感,一边饱受亚健康的折磨。而服用保健品恰恰成为了缓解“失眠、掉发、肥胖”等症状的捷径和维持不良生活习惯的托词。
“皮肤状态不好、脱发、肥胖”
——对自我形象的关注造就年轻人新的健康困扰

“总觉得自己得了病,不管不顾可能会发展成不治之症,得吃点保健品养养。”二十五岁的林晴每天都被这样的健康焦虑困扰,但她并非杞人忧天。丁香医生与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的养生焦虑,不仅来自失眠、抑郁、肠胃失调等传统的亚健康问题,还表现在对自我形象的关注。皮肤状态、脱发和肥胖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健康困扰。
小红书上关于保健品的讨论聚焦“产品”“效果”和具体成分

除了自我意识到的健康问题,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泛滥的营销宣传也加剧了人们的养生焦虑,为保健品畅销的势头添了一把火。
小红书保健品热搜话题戳中上班族“痛点”

注:数据提取时间为2018.12.28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