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保健食品下一个“风口”在哪?

2022-05-21 18:1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24小时财经资讯平台,依托新锐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National Business Daily),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股票网站。覆盖宏观、股票、基金、期货、股指期
中国武功 散粉排行榜 商务手机 冰柜排行榜 泰剧tv泰剧网 祛痘产品排行榜10强 防毒软件排行榜 世界足球队排名

除了新的原料,新功能的研发也是行业创新的一大方向。据悉,每个国家的法规对于保健品允许声称的功能有限制,而国内允许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来申报新功能,但新功能的研发投入也十分大,因此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有较高要求。

“此外,在测量评价给予营养干预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即干预后效果的再评价,因此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检测、评价、干预、再评价、再调整干预量,实现大众的精准营养服务。”张旭光指出,未来的精准营养不仅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还要提供与之匹配的核心技术服务。

他指出,目前营养健康科学发展迎来了科研与产业转化的新时期,“我们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多种研究手段,开始更加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与之匹配的精准营养的概念与需求。”同时,无论科研还是产业应用,更加关注营养干预或者说营养调节,以及对应的机理研究、干预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营养成分的组分分析等。人们对健康的多样化需求在增加,营养健康的新概念、新指标、新的检测评价方法也在加速科研与转化中。

张旭光告诉记者,无论是新功能、新原料,还是新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一般都至少需要3-5年以上的周期。此外,对于新功能、新产品或新技术,研究并确立技术应用相关的标准非常重要。“创新的技术建立标准后,会更便于获得法规应用的认可,才有可能以最快速度做市场转化应用。因此目前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都在抢先建立新技术标准。

通过基因解码,精准营养考察个体遗传背景、生活特征、代谢指征、肠道微生物特征和生理状态等因素,从而根据差异设计个性化营养建议,选择合理饮食、运动方案和科学补充营养补剂,以达到维持机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1586688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学营养新趋势白皮书》指出,银发人群偏好的营养品功能分别为调节三高、增强免疫、改善睡眠、骨骼健康、肠胃养护、维生素、矿物质。调节三高是整体银发人群的最核心需求,60%的银发人群都为自己购买过调节三高功能的营养品。

“精准营养”,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大众的多元、全面、均衡的营养需求,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精准营养解决方案。事实上,每个人遗传、生活的环境、体质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对营养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传统营养方案注重人群总体的营养平衡与健康促进。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据悉,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仅占总人口数的15%。同时,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

精准营养时代加速到来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现代营养科学从18世纪末到现在大致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研究营养科学的一些基本认知,如一些宏量营养素的发现,基本能量代谢规律诸如一个成年男性一天需要的能量计算等;第二个阶段,特别是二战后食物短缺时期,营养科学主要关注如何吃饱的问题;当食物丰富之后,逐渐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关注膳食搭配和最佳营养的问题。”张旭光表示。

在2022全民营养周期间,据新华网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报告(2022)》指出,接近九成“Z世代”有熬夜的情况,还有很多人喜欢在半夜下单营养食品,一边过度消耗健康,一边焦虑盲目进补,95.77%的“Z世代”认为自己需要进行科学营养观念的科普,并且,他们认为自己对科学营养的认知远不够科学。

与此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国民健康理念由“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精准医学”的重点也将聚焦于“精准营养”。

记者注意到,国外目前均有关于营养补充剂定制化实践,拜耳、雀巢、达能、安利等均有布局。而在国内市场,汤臣倍健、LemonBox、丸一每日等也开始尝试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健康营养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叶碧华 实习生 梁饶川 编辑 徐旭)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95225

但人体营养情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何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让消费者可以自己进行便捷的操作是一大难题。疫情背景下,数字化手段正成为健康管理的新渠道和新方式。目前,包括达能、安利、汤臣倍健等公司都先后推出了数字化工具,为特定人群提供更个性化专业营养健康评估和精准营养管理方案。

在张旭光看来,健康评价越来越系统,如何综合地、动态地评价健康,如何精准地、针对个体地进行营养干预维护动态健康,是目前营养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未来必然会带来全新的产业应用服务广大群众。

张旭光认为,“在营养健康科学的科研转化方面,中国和欧美处于同一个起跑线,谁先去布局、谁先投入、谁先踏踏实实地去耕耘做出成果,就能实现领跑。”在他看来,企业要静下心来,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开发出越来越好的原料、新功能及检测技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营养健康行业才能实现繁荣发展。

“当产业发展成熟、市场竞争到一定阶段,它一定要往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的方向发展,如新原料、新功能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企业技术竞争的高地,也是产业的新赛道,因为核心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别人不能轻易地复制,核心技术多为创新技术,本身就会开拓更多的应用空间。”张旭光指出,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这过程中要花费的时间非常长,同时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在他看来,未来还需要在科研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除了产品本身的功效研究,还要开发特定的产品效果检测评价技术,产品和评价技术要紧密结合才能做到精准。”

从同质走向细分

当下,随着保健食品行业不断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针对的人群也越来越细化。

当“打工人”吹响了养生的号角,也给保健品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新冠疫情让大家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及健康的重要性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其中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既是民众关心的话题,也是科研领域研究的热点。”近日,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营养与抗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张旭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营养科学的发展进步让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认知、需求步入了新的阶段。

但作为保健食品消费的新生力量,年轻消费者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据亿邦动力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锐品牌数字化增长白皮书》显示,护肝类产品、助眠类等品类,已成为年轻群体养生主要选择的品类,积极拥抱保健食品的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于选择与睡眠、美容、肠道调节、运动营养等品类更为细分的功能性食品。

据悉,目前中国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功能限制在24项特定功能以及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功能,从已获批的产品来看,产品类型集中在增强免疫力和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两类产品,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受限,已有产品功能同质化较为严重,消费者更多细分的保健需求仍然难以满足。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586688

随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大众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

据了解,近年来营养健康科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科研转化的形式,未来10年里可以实现精准评价、分析营养健康的状况,然后针对每个人给予个性化的营养健康的干预。

近年来,“精准营养”“个性化营养”正成为高频热词。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精准营养市场价值约为7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5亿美元,2020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03%,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