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高涨就是充满活力吗?你可能误解了这种疾病

2025-11-09 08:28   作者:admin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当朋友兴高采烈、妙语连珠,或是精力旺盛到似乎不需要睡眠时,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赞叹:“你可真是充满活力
情绪高涨就是充满活力吗?你可能误解了这种疾病

当朋友兴高采烈、妙语连珠,或是精力旺盛到似乎不需要睡眠时,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赞叹:“你可真是充满活力!”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无疑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是健康与活力的象征。然而,在这看似光鲜的表象之下,可能潜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暗面——它或许是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信号,一种被严重误解和浪漫化的疾病状态。

这种被误解的“活力”,与真正的健康活力有着本质的区别。真正的活力是稳定、可持续的,源于良好的休息、营养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让人感到愉悦、充实且能自我控制。而双相障碍中的情绪高涨,则更像一台油门踩到底却刹车失灵的跑车。患者会体验到一种不受控制的精神亢奋,思维如赛车般飞驰(思维奔逸),言语跟不上想法的速度,活动显著增多,可能会同时开启多个不切实际的宏大计划。他们的精力仿佛取之不尽,每天只需睡两三个小时甚至完全不睡,依然感觉精力充沛。这种状态下的判断力会严重下降,可能伴随挥霍金钱、鲁莽投资、冲动性行为或攻击性增强等高风险行为。

更为复杂的是,患者自身在发作初期往往并不感到痛苦,相反,他们可能会沉浸在这种“无所不能”的巅峰体验中,从而拒绝就医。然而,这种透支身心资源的极端状态注定无法持久。短暂的“巅峰”之后,往往伴随着精神的彻底耗竭,如同紧绷的琴弦骤然断裂,将其抛入重度抑郁的深渊。这种从躁狂的高峰到抑郁的低谷的剧烈转换,正是双相情感障碍最残酷的特征,也是其区别于单纯抑郁症的关键。

情绪高涨就是充满活力吗?你可能误解了这种疾病配图

遗憾的是,社会文化对这种疾病的误解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困境。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日常话语,常常将这种病态的精力旺盛与“天才”、“创造力”错误地绑定。人们赞美梵高、费里尼等艺术家的狂放不羁,却选择性忽视了其背后伴随的巨大痛苦与悲剧。这种浪漫化的叙事,使得许多患者和其周边的人未能及时识别出这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反而可能去鼓励或追求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延误了最佳干预时机。

因此,学会分辨健康的活力与病态的躁狂至关重要。一个核心的辨别标准在于是否具备“现实检验能力”和“功能性”。健康的活力能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而病态的躁狂则会损害个人的社会功能,导致工作失误、家庭矛盾和财务危机。如果一个人出现持续异常的情绪高涨、睡眠需求显著减少、言语急促且难以打断、以及伴随冲动危险行为时,这绝非简单的“性格开朗”或“充满活力”,而是需要寻求专业精神心理医生帮助的明确信号。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可被有效治疗的疾病。通过心境稳定剂、心理治疗及规律的生活作息等综合干预手段,患者能够稳定情绪,减少发作频率,重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认识到情绪高涨可能是一种疾病的警讯,并非是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热情与快乐心生恐惧,而是让我们学会更细致地关怀自己与身边的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健康并非永远站在情绪的高点,而是一种在动态中保持平衡与稳定的能力。当我们下一次再看到那看似无穷无尽的“活力”时,或许我们能多一份审慎与理解,少一份轻率的赞美,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正在风暴中挣扎的灵魂,最需要被看见和帮助的时刻。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 女人早餐常吃这6种食物最健康
    • 警惕“魔鬼时刻”健康身体无忧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