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中小学生就有1个胖墩 北京市为学生开出首份“健康食谱”

2017-02-08 11:5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5个中小学生就有1个胖墩 北京市为学生开出首份“健康食谱”---据介绍,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教委联合启动的北京市平衡膳食校园健康促进行动的目标是到2018年,中小学
c2p工业生态集群 外汇赠金鑫网 终末千年兽 简翡儿奇幻职场 ylfx cheqiren.com 淮南赛雷猴 重生带着半亩地 仔组词 缠绵致死

  水产品(如鱼、虾、贝类等):建议每周至少吃3次。

  以下食物每天食用,并采用蒸、煮、炖、凉拌等低盐少油的烹调方式。

  油:25克

  五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记者日前从市卫计委、市教委处获悉,本市中小学生肥胖率逐年上升,去年已达到21.46%,形势不容乐观。昨天,两委联合启动北京市平衡膳食校园健康促进行动,首次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为中小学生开出首份“健康食谱”。

  孩子的零食也被标注“可经常食用”或“适当食用”。《指引》中还提到,学校若设有小卖部,应优先售卖“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对“适当食用”的零食应作出明确标示。“可经常食用”为鼓励多吃的零食,如燕麦、酸奶等。而“适当食用”为尽量少吃和限量食用的食物,如炒饭、拌有沙拉酱的水果、乳酸菌饮料等。

  蛋类:50克

  《指引》还为有肥胖、血脂偏高、血压偏高、血糖偏高、低体重营养不良学生和营养素缺乏等6类情况的学生开出“专属食谱”。

  畜禽肉类:50克—75克

  2005至2006学年,本市中小学生肥胖率是14.10%,而到了2012至2013学年,已经飙升到了21.46%。其中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郊区学生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初一学生的肥胖检出率比小学一年级多了11.79%。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学校要建立营养师队伍。从本周起,首批200家学校的食堂负责人要接受为期一周的膳食营养培训。

  粮谷类:小学生每天吃粗杂粮不少于25克、中学生每天不少于50克。

  加工或腌制的肉、蛋、蔬果类制品,如腊肉、咸鸭蛋、水果(蔬菜)沙拉、盐焗花生等。

  “小胖墩”使慢性病检出率上升

  含动物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高的食品,如肥肉、动物脑、黄油、炼乳、油炸方便面等。

  据介绍,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教委联合启动的北京市平衡膳食校园健康促进行动的目标是到2018年,中小学生的肥胖率能够下降到15%以下。

  含糖量高的食品,如糖豆、果冻、含糖碳酸饮料(如橘子味汽水、橙汁汽水)、风味饮料(如果味饮料、茶味饮料)等。

  记者 方芳

  肥胖等6类学生有专门菜单

  水:1200毫升

  每天应摄入的食物量

  鼓励多吃的食物

  奶及奶制品:建议每天喝鲜奶至少300毫升,也可用300毫升酸奶或45克奶粉替换着喝。

  蔬菜类:300克—600克

  大豆类及坚果:30克—50克

  血压偏高学生的食谱显示,每天的食盐总量不超过6克,不吃咸菜、腌肉、香肠等腌制食物。要多吃富含钾、镁、钙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豆类、水果、菌藻、牛奶。

  为方便学生家长记忆,专家参照国外方法,教家长用“十个拳头原则”来记忆膳食方式,“肉:粮:奶豆:菜果=1:2:2:5”,即中小学生每天食物摄入量,鱼禽蛋肉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主食两个拳头大小,奶制品和豆类两个拳头大小,蔬果五个拳头大小。“拳头指的是孩子拳头的大小。”营养专家说。

  奶类及奶制品:300克

  膳食指引如何从纸上走到餐桌?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此书将向学校发放,用于指导学校做好健康膳食,此外,家长可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上免费下载。

  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千张、豆浆等):建议每天都吃豆制品。

  给超重肥胖孩子的食谱显示,饮食上要注意每天吃早餐,避免中午因饥饿而食用过多食物。烹调时多采用蒸、煮、凉拌和快炒,少用油,不用煎和油炸。用小号餐具进餐,每餐细嚼慢咽,减慢吃饭速度,每餐吃七八分饱。以低脂或脱脂牛奶代替全脂牛奶。饮用白开水,少买少喝碳酸饮料。

  链接

  “健康食谱”精确到“克”

  鱼虾类:75克—100克

  油炸食品、烧烤食品。

  尽量少吃的食物

  据统计,目前全市中小学生共13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为110万名,其中在校就餐人数占三分之二。“我以前的工作是关注孩子能不能吃上饭,吃的饭是不是卫生,现在得关注营养搭配是不是合理。”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张龙表示。

  白开水。

  例如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吃的蔬菜应该在300克至350克、奶和奶制品300克等。

  300克—600克

  蛋类:建议每天1个。

  家长可免费下载食谱

  含一定量糖,且含有奶、果汁、蔬菜汁的饮料,如杏仁露、核桃露、乳酸菌饮料等。

  高盐分或者高糖分的蔬果类制品,如酱菜、蜜饯等。

  “小胖墩”的增多使得中小学生中,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等的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相关调查显示本市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奶类摄入量不足,而油脂、盐等摄入量过多。专家表示,如果不加强干预,中小学生将会成为慢性病发生的潜在人群。

  添加油脂的谷类,如炒饭、炒面等。

  有些食物本身含有或在加工中加入了中等量的油脂、盐或糖,应尽量少吃,每周要少于3次。

  本市组织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其附属医院和北京市教育卫生部门的学生营养专家,编写并正式出版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指引》对中小学生每日摄入的食物量和种类进行了要求,摄入量精确到“克”。

  下列食物本身含有或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油脂、盐或糖,这些食物尽量做到每周不超过1次,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更应该严格控制摄入这些食物。

  添加了氢化植物油或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蛋糕、起酥饼干、人造黄油等。

  盐:6克

  谷类薯类及杂豆:

  含脂肪较多的肉类或带皮的禽肉,如五花肉、带皮鸡肉等。

  限量食用的食物

  水果类:150克—400克

  新鲜蔬菜水果:一半以上应为深绿色、红色、橙黄色、紫色的蔬果,要吃整个的蔬菜水果而不是榨汁喝。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十种蔬菜的错误吃法 小心致病
    • 简单几招 让你跟大黄牙说byebye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