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0 11:5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然后是背部。”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而人之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着凉受风寒也常从背部开始。保持背部温暖,可防感冒、固肾强腰,预防旧病复发。除了加件背心、马夹,背部冬季保暖的要诀是晒太阳,每天可在中午光照强烈时出门散步,接触阳光,帮助肾的阳气升发。 俗话说:“冬季藏精气,来年不生病”,什么是精呢?中医认为,精是来自于父母先天,通过后天脾胃生化之精气不断补充的精微物质,是人体之根本。斌霞介绍说,藏精藏于肾,因为冬天是肾气主令,肾气应于冬,肾气要收藏,阳气和肾精都要藏于肾,这是来年春天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不过她特别说明了一下,中医肾的概念与现代西医所说肾在功能上有所不同,西医的肾是泌尿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人体的净化泵,排尿排毒,调节内分泌,平衡机体功能,而中医所说的肾乃五脏之本,生命之根,肾主水,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内藏精,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在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中都有重要作用,并有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发为肾之苗等理论。 如果说冬季养生藏为先的话,那么冬季养生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养护阳气。 大自然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按照天人相应的学说,冬季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藏”。 “鼻为肺之窍”,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就要守好这道“门”。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的耐寒能力。风大时出门戴上口罩。 此外,冬季起居也是很有讲究的,特别要求是要早卧晚起。“老人不要三五点就起来去公园跳舞锻炼,小年轻们的夜跑最好在冬天也停一停。”张斌霞说,冬天最好在太阳出来后才外出活动,太阳落山之后,阳气不足,夜间跑步运动不符合中医养生理念。另外活动时也不要大汗淋漓,微有汗出即可,出汗太多阳气随之外泄。 “膝盖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有些姑娘为了好看冬天还要穿短裙,这很伤身体。”张斌霞说,膝关节脂肪含量少,易受寒冷刺激。而且冬天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保护和调节功能下降,寒气侵入时很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因此,冬天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裤等,骑车、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 冬季护阳要“八暖” “除了通过穿衣护阳外,通过温性食物补阳也是一种方法。”她介绍,冬季很好的一种食物就是羊肉,中医认为,羊肉具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养肝等功效,对虚劳嬴瘦、腰膝酸软、脾胃虚弱、食少反胃,头晕目眩、肾阳不足、气血亏虚、阳痿、寒疝、产后虚冷、缺乳等病症有良效。“尤其适合老年人、体虚的男人和产后妇女。”张斌霞特别推荐羊肉萝卜汤,或可用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都能起到良好的补充身体阳气的作用。
冬季养生怎么养?中医专家告诉你 “第三种方法是穴位按摩法。”张斌霞介绍,足部涌泉穴是肾经起始穴位,是肾气生发之源,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具体操作是每天临睡前用温水泡脚,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以搓热双脚为宜。有强肾滋阴降火之功效,也可以将肉桂丁香打粉后用酒调糊状,洗脚后敷于穴位上,有补肾护阳作用,对失眠有一定效果。 首先是头部要暖和。张斌霞说,“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一样,体内阳气最容易散掉。因此冬天出门,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而“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的“先天之本”也会受到牵连。中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引起腰部疼痛,甚至旧病复发。除了及时增添衣服,还要注意夜间睡觉时盖好被子,晚睡前可用双手搓腰眼,使腰部发热,必要时可选择护腰带加强保暖。 冬养先要“藏”,更要“护” 张斌霞介绍说,市民首先可以“黑色食补”的方法藏精。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五色与心肝脾肺肾的对应关系,中医认为黑色食物大多有补肾作用。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黑米、乌骨鸡、海参、何首乌、干桑椹果等等。如黑豆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作用;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作用;黑桑葚则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作用;黑芝麻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作用。 藏精就是要保护好肾 最后一个是脚部。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双脚虽然支撑着人体,但它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每坐2~3个小时之后,可以起身走动10分钟,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左右,也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晨练和夜跑冬天可以停一停 颈部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称得上人体的要塞。颈部受凉,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甚至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她说,冬天出门一定要备条温暖的围巾,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等的人。
冬季养生怎么养?中医专家:先要"藏"更要"护"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20日07:30 来源 常州晚报 编辑 许琰 责任编辑 王小明 张斌霞介绍说,在中医的角度认为冬天的三个月气候寒冷,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在这个季节,应该要保护阳气,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保养精神,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避寒冷,取温暖,不使皮肤出汗,以保体内阳气不被削夺,这就是冬天的养生之道。“简单的来说,冬季养生主要是要注意藏精和护阳两方面内容。” 耳朵体积虽小,但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外出最好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坏习惯会让藏精的效果大大减弱,一定尽量要注意。”张斌霞说,一个是冬天尽量不要熬夜(超过晚上11点);还有冬季桑拿或者运动不能大汗淋漓;冬季不要吃像西瓜这样的反季节水果;最后是不要天不亮或晚上较晚时间锻炼身体。 |
有调查发现,能做到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城市女性比例仅为35.2%,选择“从来不吃”的人群中,职业女性占多数。据中国营养联盟发起的“全国都市女性早餐健……[详细]
常失眠?中医对症一招就搞定! “我又失眠了”一句话道出多少感慨与无奈。失眠了,睡不着,睡不踏实,这一是件让人很痛苦的事情...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怎样抗衰老养颜?不妨试试在家自制一些能够抗衰老的甜品。今天小编教给大家几款能够养颜抗老的甜...
中药好处多 教你几招正确识别法 来学学以下中药的识别方法吧,简单又实用哦。……...
商务人士 必知的三个醒酒秘籍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经常混迹在酒桌上的XDJM都知道,身在职场,人不由己,难免要应酬、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