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5 12:1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中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人每天“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这样一份健康营养需求摆在面前,你能达标几项呢?在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中,专家提出中国人每天应该达到以上标准,才能保证营养和健康。报告第一次以个体营养需求的方式分析中国农业。 报告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截至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落后美国100年,要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可能要等到2030年。不过比起这些结论,老百姓显然最关心其中那份引发争议的食谱。中国之声记者昨晚(14日)专访了课题组组长、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 “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 听起来像绕口令一样的这四句话,正是两天前发布的中国人参考食谱,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希望通过它分析出中国农业的宏观发展。从昨天开始,这份营养标准成为老百姓拿来比对饮食健康与否的样本。比来比去,有人说要达到这个食量实在“有点难”,何传启一上来就解释了标准的来历。 何传启:我们这个参考食谱主要是根据过去40年130个国家人均的营养结构和生活质量相关系性的统计分析,还分析了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10个国家的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也参考了寿命最长的5个国家的营养结构和营养标准,综合起来以后,测算出一个中国人比较理想可以长寿的参考食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营养水平提高得最明显。比如农产品的几项指标,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5亿吨, 13亿人平均每人每天将近1.21公斤,2011年全国蔬菜产量达到6.77亿吨,每人每天1.42公斤,2009年肉类总产量7649万吨,13亿人平均每人每天三两左右。这样算下来,几乎都超过或者接近这份健康食谱指标了。何传启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这“几斤几两”对日常生活只是个引导值,对农业政策才是参考值。 何传启:至少我们是建议。根据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规律来看,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幅度会比较大。我们国家过去是一个以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的国家,我们主要的食物消费也是粮食。但实际上发达国家里,肉食的消费水平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国家将来畜牧业的发展会大幅度提高,动物性营养的供应还是要大幅度提高,而植物性营养会发生变化,水果的消费会提高,奶制品的消费会提高,蛋类和鱼的消费已经跟发达国家差不多了。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非盐不可?教你防辐射养生食谱 近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抢盐行动,碘盐真的能防辐射吗?要防辐射真的非盐不可吗?其实很多日常...
植脂末:速溶奶茶里的健康杀手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