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刊平台

2017-03-01 12:0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小吴在西宁上班,平日里她独自居住,父母在湟中老家做生意。由于工作原因,她不常回老家,所以每次见面,父母总有嘱咐不完的话。 一年前,父母学会玩微信,小吴特别高兴,觉得父母也赶上了潮流。于是,她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开始,小吴与父母的互动很频繁,
战王龙妃 总裁老公乖乖听话 大广高速路况实时查询 素女经秘戏图本 一起长大慢慢变老 天龙猎艳之邪帝虚竹 绥芬河信息网 听说你要娶老子 食木甲鲶鱼

小吴在西宁上班,平日里她独自居住,父母在湟中老家做生意。由于工作原因,她不常回老家,所以每次见面,父母总有嘱咐不完的话。

一年前,父母学会玩微信,小吴特别高兴,觉得父母也赶上了潮流。于是,她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开始,小吴与父母的互动很频繁,每次小吴发完朋友圈,总能收到父母的评论与点赞,这让她很幸福。

慢慢的,小吴发现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地发朋友圈了。与朋友们在外聚餐,发朋友圈后,父母会追问她在哪里;当她心情不好,发朋友圈发泄一下,父母就打电话寻根问底;当她偶尔发一些搞笑图片和网络热词时,父母又会问这问那。小吴觉得父母的关心增加了她的压力,所以,凡是跟日常生活有关的朋友圈,她都会屏蔽父母。

就在前几日,小吴下班回家后发现,她的手机快没电了,充电器被落在办公桌上,于是发了一条朋友圈:手机快没电了,关键是充电器忘拿了。她只想抱怨一下粗心的自己,就没有屏蔽父母。

可是一小时后,小吴的母亲就打来电话,质问小吴在哪儿。小吴感到莫名其妙,原来小吴的父母看到她的朋友圈,以为小吴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

小吴跟母亲解释许久,可她母亲仍然不相信她说的。“就这件小事,我解释了10分钟,看来以后发朋友圈要更小心了。”小吴无奈地说。

父母想用微信与儿女多交流

“最近怎么不发朋友圈了?”2月26日,市民陈女士翻看手机,依旧没有女儿的动态,之前每天会发一条朋友圈的女儿,这几日怎么一条朋友圈都没看到,陈女士很纳闷。

陈女士的女儿在外地上大学,与女儿每周通一次电话,陈女士想念女儿,想更多地了解女儿的日常生活,于是夫妻二人加了女儿的微信。

陈女士想,这可能是女儿新学期开学忙的缘故。有一次,陈女士与女儿通话时,她向女儿询问了此事,而女儿笑着告诉她:“每次发个朋友圈,你们总是问个不停,我就把你跟爸爸屏蔽了。”

听女儿这样说,陈女士很伤心,她只是想用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跟女儿交流,想更多地了解一些她的日常生活,没想到却被女儿屏蔽。

像陈女士一样,被儿女屏蔽在朋友圈外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的儿女有的在外上学,有的忙于工作,平时交流本就不多,他们只是想借助微信,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年轻人发朋友圈成了选择题

2月27日,记者在街头采访20多名年轻人,其中大多数人对父母设置了“分组可见”,只有个别人设置了“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但也有人没屏蔽也没分组,他们说看到父母关心的评论时,觉得很开心,心里暖暖的。

其中设置了“分组可见”的小张说,不是所有的朋友圈内容都不给父母看,只是发朋友圈像是在做选择题,如果是有关工作、心情、聚会等这样的内容就会屏蔽父母。而如果是“今天天气真好”“睡觉了,晚安”,像这样无关痛痒的内容,才会选择让父母看到。

朋友圈为何要屏蔽父母?关于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人认为父母过度关心,给他们造成困扰,也带来一定的压力。也有人是因为报喜不报忧,在朋友圈发一些不好的情绪后,避免父母担心,所以,他们干脆屏蔽了父母。也有人觉得是因为年代不同,年轻人发朋友圈喜欢用一些网络热词,而父母却不能理解热词的含义,常常出现交流尴尬。

多位受访者说,他们知道父母是为了关心他们,他们也很感激父母。可是,父母过度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感觉私生活被“监控”,所以,父母虽然可以成为他们的微信好友,可是朋友圈内容要不要给父母看,他们常常做着选择题。

本报记者 孟晓敏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十种蔬菜的错误吃法 小心致病
    • 简单几招 让你跟大黄牙说byebye
    火爆话题